WSJ:美智庫報告引關注 北京急限制外企取用資料庫

2023/05/08 14:34

知情人士表示,中國近期採取行動限制外企取用中國資料庫,背後一大因素是美國智庫撰寫的報告引起當局關注。(路透資料照)知情人士表示,中國近期採取行動限制外企取用中國資料庫,背後一大因素是美國智庫撰寫的報告引起當局關注。(路透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最近採取一系列措施,限制海外取用中國資料庫,背後有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美國智庫針對中國在敏感領域做法的一連串報告,觸動北京採取行動,這類報告引起了中國政府的警覺。

《華爾街日報》報導,由於愈來愈擔心西方威脅,中國政府在最近幾週擴大了反間諜法的範圍,並加強對專門收集資料的外企施壓,例如審計機構、管理顧問公司和律師事務所。中國政府也收緊了外國智庫、研究公司以及其他非金融公司對中國資料庫的訪問,其中包括總部位於上海的萬得資訊。萬得是中國重要資料庫之一,其經濟和金融數據廣受海內外分析師引用。

知情人士表示,包括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以及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撰寫的分析報告,引起了中國官員的警覺。報導指出,其中幾份報告使用開放的資料,內容提到了中國政府認為敏感的領域,例如「軍民融合」,即中國民間研究和商業、國防部門互相促進,提升中國的軍事能力。

知情人士透露,在引起中國當局關注的美智庫報告中,其中有1份是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在去年6月發表的政策簡報,標題為《晶片扭曲》(Silicon Twist),聚焦中國軍方如何獲取美國公司設計,在台灣、南韓製造的先進製程晶片。

根據曾向中國有關部門諮詢過的人士指出,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今年3月通知了多家中國資料供應商,要求限制海外取用資料庫,這些資料庫涉及企業註冊資訊、專利、採購文件、學術期刊和官方統計年鑑。

隨後,中國最大學術資料庫「中國知網」通知了外國大學和其他研究機構,稱他們對知網資料庫的訪問權限將受到限制,4月起正式生效。

在中國經濟、政策方向存在更大不確定性之際,加強資料限制讓分析師和投資人感到不安,因為官方沒有明確說明哪些類型的數據將被禁止使用。針對報導,中國網信辦則未回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