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IMF明年70歲 陳冲:政府宜考慮加強關係

2023/04/28 14:10

MF明年70大壽,前行政院長陳冲建議政府加強關係。(記者鄭琪芳攝)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前行政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表示,馬來西亞總理安華由博鰲論壇返國後向國會表示,中國認同他所提AMF(亞洲貨幣基金)的想法,擺明是在向美國主導的IMF(國際貨幣基金)叫陣,此構想或許早熟,也或許有點天真,但畢竟看到地緣政治的變化,也表示亞洲國家長期對IMF以及美元主導的一種反彈。不論如何,在動盪時期尤其是現階段,IMF畢竟仍是安定力量,IMF明年70大壽,政府是否考慮組個祝壽團加強關係?也讓國際貿易人才有個練兵機會。

陳冲認為,AMF還是紙上談兵,最多也只是構想,IMF明年則將屆滿70歲,老成持重,運作嫻熟。安華是嗅到去美元的趨勢,藉機成立亞元貨幣集團(Currency bloc)?還是順勢「去美國化」淡化IMF的影響?安華表示,他只是重提早年擔任馬國財長時的想法。其實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鑒於IMF對亞洲受災國,所提條件不合國情,引發各地抗議,當時日本即曾提出在地化AMF的倡議,有千億美元的規模,但因可以想見的國際政治原因(日本財政次官有日圓先生之稱的榊原英資,事後透露美國及IMF施壓的細節),無疾而終。

提到金融危機,1993年世界銀行(World Bank)有鑑於亞洲國家迅速崛起,曾出版一本厚達700頁的巨著The East Asian Miracle,破天荒點名非會員國的台灣以及其他7國,分析這8個經濟體的經濟成就,當然也順便吹噓世銀的功績。沒想到4年後亞洲金融危機爆發,8國中至少6國受災,貨幣劇貶,資金外流,經濟衰退,形同打臉世界銀行,1997年底世銀只好又出1本迷你書自圓其說,將責任歸咎於亞洲金融體系的脆弱,新書在原書名前加了5個字,成為「Are financial sector weaknesses undermining the East Asian miracle?」,自我解嘲一番,也可看出當年金融亡國的險惡。

他表示,台灣過去30年歷經3次金融危機,即1995本土金融風暴、1997亞洲金融危機、以及2008世界金融海嘯,其他國家最終可以尋求IMF奧援,作為最後手段,例如韓國在1997年儘管舉國對IMF苛刻條件感覺屈辱(基於憤慨國民甚至捐出220噸黃金),但畢竟手中握有IMF的583億美元金援,處理上比較有恃無恐。而台灣孤軍無援,甚至在1997年日本等亞洲國家私下討論AMF的可能性時,還把台灣蒙在鼓裡,有人心中不免納悶,為何我們不是IMF會員?

其實,中華民國是IMF的創始會員國(1944),分攤資本5.5億美元(第4大出資,當年也是天文數字),直至1980年退出,已43年未曾參與IMF的運作,現任政府官員對與國際組織的互動,已不熟悉,去年IMF基於疫情及經濟情勢的考慮,決定增發6500億美元的特別提款權(SDR)分配予會員國,SDR素有紙黃金之稱,可用於緊急流動性的需要,是一注活水。陳冲說,當時國內忌諱提及此事,他曾寫一文「獨立不應孤立」,談台灣對6500億的冷漠。

陳冲認為,馬來西亞提出AMF的構想,或許早熟,也或許有點天真,但畢竟看到地緣政治的變化,地緣經濟的分合,也表示亞州國家長期對IMF以及美元主導的一種反彈。不論如何,在動盪時期尤其是現階段,IMF畢竟仍是安定力量,明年IMF七十大壽,政府是否考慮組個祝壽團,加強關係?也讓國際貿易人才有個練兵機會。想到風雨欲來的世界金融局勢,金融巨鱷的虎視眈眈,不禁為台灣捏把冷汗。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