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量競價並非常態 經長:去年占比發電量僅佔0.17%非常小

2023/04/24 10:55

經濟部長王美花(右)指出,2015年就有以10元價格購電的例子,而需量競價作為保險機制,並非常態,去年占整體發電成比例0.17%,占比非常小。(記者廖家寧攝)經濟部長王美花(右)指出,2015年就有以10元價格購電的例子,而需量競價作為保險機制,並非常態,去年占整體發電成比例0.17%,占比非常小。(記者廖家寧攝)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需量競價機制遭各界質疑是因缺電而起,經濟部長王美花今日出席立法院經委會指出,需量競價機制自馬政府時代即存在,當時也有以10元價格購電的例子,而需量競價作為保險機制,並非是常態,去年占整體發電成比例0.17%,占比非常小;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指出,4月18日當天收購平均價格為5.2元,並非10元,未來會加強與社會溝通。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陳明文、邱議瑩等關切需量競價機制是否會成常態?王美花指出,需量競價機制在馬政府時代即已存在,台電與民間收購多餘的發電,最高到10元,並非每度電都以10元收購,而2015年制度就是設定最高10元的門檻,2015年就已有以10元購電的例子。

王美花表示,需量競價機制相當於保險的概念,目的是維持備載容量的穩定性,「既然是保險機制,就不會是常態的問題」,近期啟動是4月18日因機組故障。倘若不採取需量競價機制,改以台電的柴油機組發電,售價是1度12元,成本更貴。

王美花補充,去年來講台電發電成本逾9千億元,而需量競價機制所收購的電佔比僅0.17%,是非常小的比例,約17億元。

針對外界質疑以10元高價收購是因應缺電,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答詢,當天收購平均價格是5.2元,未來將更努力與社會溝通。

陳明文質疑收購價格過高,台電總經理王耀庭答詢,當天有3部機組故障,但希望備轉率維持在6%以上,也就是黃燈,不要轉為橘燈,未來會檢討價格不要買到這麼高。

另國民黨立委孔文吉質疑需量競價與限溫令是因為缺電,王美花答詢重申,不缺電,而節能減碳本就是全世界都在做的事,「這個跟缺電不缺電沒有關係」,推動適溫運動也是鼓勵各界響應,也是採取輔導機制協助改善,目前並沒有罰款。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