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英特爾搶得到台積電客戶?高通CEO:好難回答

2023/04/15 20:36

美國積極推動晶片供應鏈自主化。(路透社)美國積極推動晶片供應鏈自主化。(路透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針對英特爾涉足晶圓代工,高通(Qualcomm)執行長阿蒙(Cristiano Amon)表示,如果英特爾成功,這對美國來說是一件好事,也提供高通另一種選擇。不過,英特爾的計劃是否奏效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我們也還沒有承諾與英特爾合作推出產品。

金融時報分析英特爾轉型計畫,能否帶領其重返榮耀。文章指出,英特爾正處於關鍵時刻,若能按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量產使用 EUV 製造的晶片,將是重拾往日榮光最重要的一步,拜登政府對於英特爾的進展更是焦急不已。

去年,美國政府推出晶片法案,承諾提供 520 億美元的補貼,以支持半導體製造和促進研發,並在未來8年內給予 240 億美元的稅收抵免,希望逆轉美國晶片生產市佔率。這個宏大計劃的核心是將先進半導體製造業帶回美國,因此,不管是好是壞,華盛頓別無選擇只能押注英特爾。

文章指出,壟罩在英特爾頭上的烏雲並非晶片製程落後而已,人工智能興起使其傳統 PC 和伺服器晶片面臨被邊緣化風險。這讓英特爾試圖涉足晶圓代工,與台積電直接競爭。雪上加霜的是,就在英特爾試圖透過龐大資本支出,來彌補多年投資不足的情況時,又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營運績效問題,年初示警今年第一季營收因將萎縮40%。

這些挫折意味著美國產業政策的核心,有一部分現在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困難和最複雜的技術轉型之一。哈佛商學院教授 Willy Shih 直言,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人們低估了難度,即使補貼有助於彌補美國較高的建設成本,英特爾的工廠仍將面臨比其亞洲競爭對手高得多的運營成本。同時,其他國家對晶片業補貼也意味著,即使美國的晶片製造基地不再縮減,也很難贏回全球市佔率。

文章認為,英特爾未能保持其在製造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一直是問題核心。不到10年的時間裡,英特爾已經從最新晶片技術上領先競爭對手一代,變成落後一代。AMD 和 Nvidia 的最新產品都給台積電代工。

文章稱,美國商務部以提高經濟和國安為由,提升美國晶片自主,也只能支持英特爾作為「美國的冠軍」,然而,就算英特爾的晶片製造計劃獲得成功,也不能保證有足夠的業務來填補其龐大的新晶圓廠,或保持獲利。

戴爾執行長戴爾(Michael Dell)認為,英特爾取得成功很重要,他們一直是很好的合作夥伴,若沒有成功,我們將使用其他產品。高通(Qualcomm)執行長阿蒙(Cristiano Amon)也說,如果英特爾成功,這對美國來說是一件好事,也給了高通另一種選擇。不過,英特爾的計劃是否奏效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我們也還沒有承諾推出1款產品。

文章直指,對於英特爾而言,與台積電競爭意味著學習一種新的經營方式,包括說服客戶,如果產能供不應求,英特爾不會將自身利益放在首位。這也意味著英特爾要與一個效率驚人的競爭對手互拚。因此,即使華盛頓政治家們將減少對外國晶片的依賴列為當務之急,也不要指望下一個選舉週期會有結果。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