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銀CDS危機再次打擊歐洲銀行業信心。
(彭博)
銀行業風波再+1 德銀成下個未爆彈?
〔記者李綺雯/綜合報導〕歐美銀行業危機餘波盪漾,繼矽谷銀行(SVB)破產倒閉、瑞信(Credit Suisse)爆發財務危機後,4月28日(週五)傳出第一共和銀行 (First Republic Bank)最有可能的結果是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DIC) 接管。第一共和銀行週五收盤跌超過 43%,銀行業風波不斷,金融市場人士指出,遠在歐洲大陸的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恐怕難置身事外。
德銀成立於1870年,是德國最大銀行,也是全球30家系統性重要銀行之一,截至去年底,德銀總資產約1.337兆歐元(約台幣44兆),被認定擁有充裕的資本及流動性。
不過,3月底德銀因信用違約交換 (CDS)一度出現利差飆升,導致債券價格大跌、股價崩跌,重挫市場信心,《華爾街日報》指出,雖然德銀與瑞信、矽谷銀行不同,但由此可知德銀的整體穩定性恐偏脆弱。
德銀因信用違約交換(CDS)成本激增,導致上個月底股價狂跌。(路透)
德銀信用違約激升 AT1債遭拋
為何德銀CDS飆升會引發市場恐慌?CDS是一種基於債券違約而設計出的衍生性金融商品(Derivatives),類似貸款違約保險,也可被視為避險工具,部分投資人持有企業或政府債券時,為了防止債券違約,便會向金融機構買入CDS降低可能產生的損失與風險,當CDS上升,代表債券違約的可能性升高,銀行的信用風險也越高,因此CDS常被當作一個判斷機構違約可能性高低的判斷指標。
早在2022年底,瑞信CDS飆升超越2008年雷曼兄弟銀行(Lehman Brothers Holdings)破產時的水準,便已引起市場不小關注,加上其一級資本(AT1)債券歸零使歐洲次級債市場陷入動盪,連累德銀AT1債券遭大量拋售,這也反映出投資人對銀行系統普遍的焦慮情緒。
瑞信AT1債券歸零不只重創債券市場,也拖累其他歐洲銀行。(路透)
擺脫破產危機 德銀積極重組
瑞信暴雷後,德銀便成了市場關注的另個焦點,事實上,德銀近年的風波與內部問題恐怕也不輸瑞信,包括:遭爆料賄賂中國政治權貴、涉嫌洗錢、捲入做假帳的醜聞,更因被指參與操縱利率、誤導投資者出售抵押貸款支持債券、外匯交易監管不力等,屢遭美、英監管機構開罰,罰款累計超過100億美元(約台幣3041億),導致德銀連年虧損,甚至曾傳出破產消息。
自2019年起,德銀高層採取一系列重整改革,積極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持續縮減營運規模,還成立壞帳銀行(Bad Bank)處理2880億歐元(約台幣9.4兆)的不良資產,同時積極尋求出售資產、證券業務,籌集資金維持營運、繳納巨額罰單等,並大幅裁員節省人力支出。
重組後的德銀雖改善獲利能力,但不良資產仍拖累整體表現。(美聯社)
擺脫困境?德銀壞帳仍多
過去歐盟的負利率政策使德銀處境艱難,為了提振業績,德銀只好將大量的信貸投向高風險金融商品,但這也使得壞帳率大幅上升。2022年全球升息潮改善其獲利能力,核心業務-貸款部門也因此受惠,促使德銀2022年淨利潤超過50億歐元(約台幣1650億),創下2007年以來新高,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以此為德銀背書,強調它是極具獲利能力的銀行,與瑞信情況不同。
不過,看似逐漸擺脫當年危機的德銀,去年成本收入比率高達75%,高於歐洲銀行業平均61%的標準,加上槓桿率依舊偏高、目前整體業績表現仍受壞帳銀行的不良資產拖累,這些薄弱環節使德銀股價表現疲軟,過去1年下跌約20%。
市場憂德銀CDS飆升恐成下個瑞信,蕭茲趕緊出面滅火。(歐新社)
升息、銀行業暴雷 加劇金融業經營困境
過去2個月,歐美銀行業相繼暴雷,打擊市場信心,不少投資人憂心,更多銀行有可能會接續成為一張張倒下的骨牌。事實上,德銀截至去年底的資本和流動性都相當充裕,但在銀行業,恐慌卻可能是決定成敗與否的關鍵,加上美國聯準會(Fed)與歐洲央行(ECB)5月恐繼續升息,無疑再加劇市場的恐慌情緒與疑慮。
銀行業風波削弱投資人信心,加劇擠兌情況,圖為矽谷銀行。(路透)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