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內需市場可觀 我電子零組件出口成長最大

2023/03/15 18:11

印度人口今年有望超越中國,內需市場潛力可觀。(示意圖,彭博)印度人口今年有望超越中國,內需市場潛力可觀。(示意圖,彭博)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印度坐擁龐大人口紅利,內需市場規模可觀。經濟部今指出,2022年我國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視聽產品,在印度當地市占均位居第5。其中,電子零組件成長表現佳,佔比從2018年的6.7%大幅攀升至今年前2月的34.2%,已成為我國出口印度最大貨品。

統計處指出,觀察我國近年對印度出口表現,美中貿易戰牽動全球供應鏈移轉,COVID-19疫情也掀起遠距商機及新興科技應用擴增,近兩年隨景氣復甦,受惠於遠距商機興起及供應鏈移轉效應,加上印度政府推動產業生產連結獎勵計劃,促使我國廠商競相布局印度。

統計處指出,我國2021年出口印度達45.2億美元,年增幅轉呈增74.3%,雙創最早有統計資料以來(1981年)的新高紀錄。

2022年至今雖因俄烏戰爭、通膨壓力抑低終端需求,但美中科技戰演烈,加上中國本土疫情加速供應鏈移轉,拉抬我國2022年以及今年1至2月對印度出口,迭創新高,年增率分別為17.6%及43.5%,優於整體出口表現(整體出口分別年增7.4%及年減19.2%)。

觀察我國對印度出口貨品方面,近年主要以化學品及塑橡膠製品居前2位,去年受終端需求減緩,加上中國產能競爭,塑橡膠製品出口轉呈年減10.8%,占比下滑至17.5%;化學品則受惠油價支撐(2022年OPEC油價年增43.3%)口仍呈年增15.1%、占比22.9%。

其中,電子零組件受遠距商機及新興科技應用擴增,加上貿易戰加速供應鏈移轉影響,占比從2018年6.7%上升至2022的17.5%,今年1至2月更大幅攀升至34.2%,成為出口印度最大貨品。

統計處指出,就印度進口市場觀察我國成長表現,除了能源生產主要國家之外,我國表現優於其他亞洲鄰國。

2022年印度進口年增26.2%,成長最多的國家多以能源生產為主,其中自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俄羅斯及印尼進口分別年增61.9%、44.4%、3.4倍及70.5%,明顯高於整體增幅。

印度自我國進口則是年增35.2%,優於鄰國中國17.1%、南韓21.3%、日本9.1%及東協主要國家,如新加坡34.4%、泰國30%及越南27.4%。

2022年各國在印度進口市占前3大分別為中國占14.2%、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占7.3%及美國占7.1%,產品多以礦產品、化學品為主,而俄羅斯受歐盟禁運俄油轉銷印度,致進口市占上升至5.0%,排名大幅上升至第6,我國在印度進口市占1.1%,排名第25。

另觀察我國對印度出口主要貨品在當地市占率,統計處指出,2022年我國電子零組件及資通及視聽產品市占均位居第5,占比分別為4.7%及4.9%,較2018年分別上升2個及3個百分點,為各貨品中表現最佳。

統計處進一步指出,中國雖位居首位,占比分別為42.9%及47.4%,但受貿易戰及供應鏈移轉影響,占比分別較2018年下滑2個及0.9個百分點。

傳統貨品市佔率方面,塑橡膠製品及機械受中國競爭影響,占比均較2018年下滑,而化學品則呈持平。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報告,印度去年GDP超越英國,躋身全球第5大經濟體,預估2027年將超越日本、德國,躍升成為全球第3大。印度今年人口可望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國家;IMF預測印度2023至2027年經濟成長率皆逾6%。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