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銀行(SVB)倒閉,正對美國低風險金融體系的信心構成挑戰。(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聯準會(Fed)本(3)月稍早提交給國會的1份報告中指出,美國銀行業務強勁,整體金融體系穩固。但這種信心現在正受到考驗,隨著矽谷銀行(SVB)倒閉,迅速演變成潛在的系統性衝擊,恐削弱存戶對銀行存款的信心,並引發更多破壞穩定的擠兌。
《路透》報導,在向國會報告僅幾天後,Fed宣布了最新的大行動,以保持金融體系穩定,計畫向銀行等存款機構,提供最長1年的貸款。監管機構的回應,也承諾包括對矽谷銀行和週末倒閉的另家規模較小機構Signature Bank所有存戶,甚至是帳戶高於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標準25萬美元(約新台幣768萬)限額的存戶。
傑富瑞(Jefferies)經濟學家表示,透過允許以政府債券、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全部面額為基礎提供1年的貸款,銀行將能夠輕鬆利用Fed的新工具獲得流動性。經濟學家補充,對於地區銀行業來說,週一(13日)將是壓力很大的1天,但這樣的行動大大降低了進一步蔓延的風險。
矽谷銀行崩潰凸顯了Fed激進升息帶來的潛在影響,在短短1年內,將利率從接近零的水準,提高到今天的4.5%以上,最終恐導致一些重要的事情「被破壞」,因為低殖利率公債持有人面臨資本損失,銀行尤其是規模較小的銀行,在吸引營運所需的存款方面,面臨更嚴格的條款。
美國銀行(BofA)分析師表示,最初感覺是矽谷銀行問題「特殊」,其他人則指出,市場仍認為那些最大的金融機構不會受到影響。在過去10年的改革下,這些公司有更高水準的資本緩衝,讓他們免於倒閉危機。
截至上週五(10日)收盤,矽谷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約為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1兆),是美國第16大銀行。與大型系統性參與者相去甚遠,但足以撼動其他中型機構的股價。令人擔憂的是,如果矽谷銀行存戶面臨損失,信心開始受到更廣泛的侵蝕,可能會形成一種「羊群效應」(Herd Behavior,從眾心理)。
在Fed公佈完針對金融穩定的半年報告,以及本月初提交給國會的貨幣政策報告等文件後,出現了矽谷銀行的倒閉危機。在3日提交給國會的報告中,整體系統的資金風險被判定為「低」。報告中指出,大型銀行持續擁有充足的流動性,來應對嚴重的存款外流。在下半年經濟前景疲軟,利率上升和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金融脆弱性整體仍溫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