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削價出貨 ,去年第4季DRAM營收季減逾3成(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集邦科技(TrendForce)研究調查顯示,由於供應商削價搶出貨,致使2022年第4季DRAM營收季減逾3成,受營收劇跌影響,各原廠營業利益率也快速下跌,預期2023年第1季將由正轉負。
TrendForce表示,2022年第4季DRAM產業營收122.8億美元,季跌32.5%,跌幅甚至超越第3季的28.9%,已逼近2008年底金融海嘯時的單季36%跌幅,主要下跌原因是受DRAM產品平均銷售單價(ASP)下跌影響。
TrendForce指出,去年第3季起客戶拉貨急凍,DRAM供應商的庫存快速堆積,為搶占第4季的出貨市占率,供應商議價態度更為積極,其中又以應用伺服器的DRAM跌幅最劇,DDR4價格季跌23~28%;DDR5價格季跌擴大至30~35%。
三星、SK海力士、美光營收均明顯下滑,TrendForce表示,在第4季的價格戰中,三星讓價態度最為積極,需求衰退之際,出貨不減反增,營收金額55.4億美元,季跌25.1%,衰退幅度居3大原廠中最低。
SK海力士營收34.0億美元,季跌35.2%,由於適逢2022年財報年底,韓廠積極加大出貨力道,但因產品價格跌幅劇烈,使得營收面臨衰退。美光營收為28.3億美元,季跌41.2%,出貨量跌幅較大,營收衰減幅度為眾原廠之中最劇。
TrendForce認為,受營收劇跌影響,各原廠去年第4季營業利益率快速下跌,預期2023年第1季將由正轉負。
產能規劃方面,三星Line15因優化舊製程產線,投片小幅下滑,產能擴張重心集中在新完工的P3L,今年第1季已開始小量試產,是支撐今年總投片量擴增的主力。
SK海力士去年第4季宣布減產,今年第1季稼動率為92%,預期第2季會進一步下滑至82%,減產較大規模在中國無錫廠,位於韓國的M16產線的先進製程維持原小幅增產計畫。
美光在日本與台灣同步減產,產能稼動率84%,2023全年將維持相同水位,新製程1beta nm已於美光日本廠量產,台灣廠將於今年中開始投片,下半年量產。
台廠南亞科出貨僅小幅下滑,但受到合約價下跌影響,2022年第4季營收衰退達30%,主流製程停留在20nm,1Anm產出貢獻少,營業利益率負19%,去年第4季起開始減產,稼動率約為70%。
力積電營收計算主要為自身生產標準型DRAM產品,不包含DRAM代工業務,DRAM營收衰退約39.5%,因消費性DRAM客戶還在庫存去化階段,買氣尚未回溫,但若加計代工營收則衰退27.4%。
華邦的KGD(良裸晶粒)出貨占比高,2022下半年面臨客戶庫存調節,出貨持續下滑,第4季營收衰退為30.3%,目前華邦台中Fab6廠稼動率約為50%,高雄KH廠已開始小量試產,製程為25S奈米,20奈米也同步開發,預計年中開始投產。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