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安侯建業表示,香港將於2025年實施全球最低稅負制,台商應盡早因應。(資料照)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繼韓國公布2024年、新加坡2025年實施全球最低稅負制後,香港也公布將在2025年起實施全球最低稅負制與當地最低補充稅。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副營運長丁傳倫表示,由近期各國陸續公布將實施全球最低稅負制的趨勢來看,跨國企業除檢視在當地有效稅率是否低於15%,是否可適用OECD去年公布的避風港規則,降低稅務遵循成本,主動向利害關係人說明新稅制的複雜程度與後續影響,以即時爭取更多資源因應新稅制。
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執行副總廖月波進一步指出,香港針對集團收入達7.5億歐元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課徵收至少15%稅負,估計屆時每年可為帶來約港幣150億元稅收,並將會進行公眾諮詢,讓跨國企業集團盡早有時間可以作出準備。值得注意的是,歐盟理事會於2023年2月14日公布了新版歐盟稅務不合作名單,香港仍維持在租稅灰名單中,可以預見,香港會持續修補稅法,對內增加稅收,對外也跟進全球反避稅浪潮,以早日脫離灰名單之列,在香港營運或用香港做間接投資控股台商,應盡早進行稅務衝擊評估及因應。
廖月波說明,在全球反避稅浪潮下,各國陸續宣示或完善實施全球最低稅負制的國內立法,除歐盟外,亞洲國家中,日本也於2月6日公布全球最低稅負制下所得涵蓋原則的立法草案,所謂所得涵蓋原則是全球最低稅負制是位於最上層的最終母公司(即日本)所在租稅管轄區將享有優先課稅權,預計該立法將在3月通過。
廖月波表示,在全球搶稅大作戰風潮下,這些措施預期將對跨國企業的股權架構與營運模式造成一定影響,台商跨國企業集團除因應國內今年實施的CFC新制,對外也積極的預先作好集團稅務風險管理,關注各國當地立法細節,包含如何在合併/個體財報上揭露影響數、稅務申報遵循規定等,以及早預做準備,在稅務改革浪潮上順流而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