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BERI評比滑至第14 經部:未影響半導體大廠加碼投資台灣

2023/01/13 19:36

BERI2022年度第3次「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出爐,台灣排名全球第14名。(資料照)BERI2022年度第3次「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出爐,台灣排名全球第14名。(資料照)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BERI(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2022年度第3次「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出爐,台灣排名全球第14名,較前次滑落8名,主因為中國軍演、地緣政治風險。對此,經濟部表示,短期政治風險因素並未影響國內外企業加碼投資台灣的意願,包含台積電及相關半導體供應鏈等重要產業,仍以實際投資及擴廠行動肯定台灣投資環境。

本次評比台灣居全球第14(前次第6)、從亞洲第3退至第5,在列入評比的全球50個主要國家中,次於瑞士、挪威、加拿大、丹麥、中國、荷蘭、澳洲、南韓、芬蘭、新加坡、奧地利、印尼、德國。

從該評比的3大指標來看,台灣在「營運風險」指標上排全球第5(前次第3),僅次於美國、澳洲、加拿大與瑞士,並與越南及印尼同名;在亞洲仍排第1,高於南韓第8、中國第17、新加坡第20及日本第31。

「匯兌風險指標」方面,台灣從前次的全球第2退至第3;仍為亞洲第1,高於南韓第8、中國第10、新加坡第11,日本第17。

「政治風險指標」上,台灣從前次第36滑落至第42,在亞洲排第10,次於中國第3、新加坡第5、日本第6;報告明確指出,主因是2022年第3季中國在台灣周圍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練,抗議美國眾議院院長裴洛西訪台一事,讓兩岸關係的緊張情勢攀升至巔峰。

對於報告結果,經濟部強調,不論從短期亦或長期來看,外商不斷加碼投資台灣的動作,顯示外商仍持續看好我國產業技術能力、製造優勢及穩定的優良投資環境,以實際投資行動證明對台灣投資環境的肯定。

經濟部指出,國內外大廠持續投資台灣,凸顯台灣在國際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尤其在半導體晶圓代工製造中的卓越表現,加上超過1000家的供應鏈完整聚落,隨著技術持續領先、產能持續擴增下,也帶動相關投資持續進行。

例如,日前於南科舉辦量產暨擴廠典禮的台積電,其持續投資就會帶動整體半導體供應鏈更多投資;聯華氣體與聯亞科技日前更是共同投資210億,就是重要範例。

在外人投資方面,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2022年前11月,外人直接投資(FDI)亦較前年同期大幅成長84.71%。

例如,美商應材已在南科設立製造與研發中心、荷商EUV設備商艾司摩爾於新北市林口工一產業園區內加碼投資新建廠區、德商默克未來5至7 年將在台灣投資 6 億美元、荷商海尼根收購屏東龍泉啤酒廠建置本地產線等。

另外,2022年前11月我接自美國、歐洲及東協訂單均維持成長趨勢,分別為6.7%、2.8%及19.9%,顯示在全球疫情及需求疲軟的影響下,外商仍持續看好台灣產業能力及優良的投資環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