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金控敵意併購榜單 6金控7銀行有資格

2023/01/12 19:41

根據金管會最新試算,目前具有發動敵意金金併,從「5金6銀」增加為「6金7銀」。圖右為銀行局長莊琇媛。(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去年國內完成首樁「非合意金金併」、即富邦金併購日盛金,不過,依照金管會規定,要發動金金併必須符合四大條件,根據最新試算,目前具有資格已從2020年公布的「5金6銀」,增加為2022年「6金7銀」(6家金控、7家銀行)。

所謂「金金併」,又稱為「民營金金併」或「非合意(敵意)金金併」。

這是2018年金管會通過相關辦法,為提高國內金融機構合併的機會,凡金控或銀行只要符合「四大條件」,就可以採取非合意公開收購,被併購投資對象,包括國內金控、銀行、保險公司及證券商,但排除財政部具公股管理權者。

其中,金金併的「四大條件」,包括「資本充實」、「經營能力佳」、「有國際布局發展能力」及「企業社會責任良好」。

金管會在2020年曾經公布,具資格可以發動者為「5金6銀」,「5金」是富邦金、中信金、玉山金、台新金與元大金,「6銀」是台北富邦、中國信託、玉山銀行、台新銀行、元大銀行及國泰世華銀。

 由於最近兩年,金控與銀行的資本結構與經營能力都有所變化,具有發動金金併條件的業者是否有變化不同?

 銀行局局長莊琇媛回應,若以2022的數據來看,若把四大條件當中的「資本充實」排除,符合家數是7家金控與7家銀行;不過,若把去年11月「資本充實」納入試算,也就是在四大條件下,變成6金控、7銀行符合。

 不過,莊琇媛強調,因為年底結算還是有可能變化,名單還有變動,目前不會對外公布增減名單有誰。

 除了金金併,對於國內整體金融機構整併,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有何看法或態度?他表示,主管機關主要是提供有利的整併法規環境,至於那些金融機構要合併,發動權並不在主管機關,而是在業者。

 對此,黃天牧直言,金融整併已經進行很多年,從過去經驗來看,我們發現有一些案子是胎死腹中未成功,有的是過程有很多波折,像是星展銀併花旗銀消金業務,就出現勞工問題等,「金融機構不是一加一等於二,如此簡化的議題」,主要關鍵還是金融機構本身。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