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不可預測+活力熄滅 彭博:中國經濟走勢恐呈L型

2023/01/08 06:20

中國對科技與房地產的打壓,恐使經濟的活力消失殆盡。(彭博)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中國重啟開放,中國經濟將呈U型或V型反彈,成為話題。彭博專欄作家任淑莉(Shuli Ren)警告,中國決策的不可預測性與訊息不透明,使中國市場充滿不確定性,投資人應抱持謹慎。加上北京對大型科技企業與房地產開發商的監管打壓,恐已抹去整個活力,中國經濟的反彈軌跡或許呈現L型,亦即完全沒反彈。

任淑莉在標題「混亂重啟後,中國再度值得投資嗎?」的文章指出,自中國去年12月7日撤銷動態清零政策後, MSCI中國指數的表現優於標普500逾10個百分點,投資人似乎看好中國市場。不過,將中國作為年度最大交易標的之前,全球投資人必須考量2個議題。

首先,中國的風險溢價應該多少?隨著華爾街分析師調升中國企業的收益,承擔中國風險的投資人務必追問預期的回報是什麼。畢竟在新興市場,資產的表現更常是由價值倍數,而非收益展望的變化所驅動。

文章說,突然重啟或許是經濟的主要推力,然而這也表明北京的決策是多麼不可預測。防疫政策的突然轉彎甚至讓醫護人員猝不及防。在這波疫情爆發期,中國連基本退燒藥都嚴重短缺,這實在不應發生,因為中國是出口大國,以及自稱是高效的中央計畫強國。

對於股票投資人,這不是大問題,這也意謂MSCI中國指數的預期本益比,不太可能以2021年的最高點18.7倍交易,該指數目前價值僅11.2倍。

對於長期投資人,比如資產流動性較低、通常持有5年以上的私募股權,北京政策的突然轉向則是棘手議題。例如,與政府一起投資中國本土的晶片業或許十分吸引人,但如果北京突然改變心意呢?升高的政策不確定性需要更大的風險溢價。

其次,隨著中國不提供近期感染率等諸多數據,投資人將必須自行進行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但對於熱衷進行實地研究與可行性調查的外籍人士而言,中國是個令人為難之處。封閉邊界3年,中國有自己做事的方式,比如,1個外國人或許難以在餐廳付費,因為餐廳通常採用在地銀行卡,並且不願接受現金支付。

文章說,2023年中國市場以暴漲開始,但還不是宣稱任務完成的時候,訊息的成本仍高,而回報充滿不確定。政府的工作是說服全球投資人本國是可預測的避風港,因此其企業可以吸引便宜的資本,而北京卻背道而馳。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