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國積極儲備天然氣,並鼓勵民眾節能,加上暖冬效應,成功使各國降低對俄國天然氣的需求。圖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歐新社檔案照)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烏俄開戰後,俄國不斷以天然氣資源作為武器,威脅對歐洲斷供,使天然氣價格一度飆破紀錄。然而,《法新社》2日報導,歐洲天然氣批發價格如今已回落到俄國入侵烏克蘭以來最低水準。
據報導,由於歐洲各國預期俄國會斷供天然氣,此前一直在增加儲備,不料今年的暖冬反使各國減少用量。
歐洲參考指標荷蘭天然氣交易中心(Dutch TTF)的下月天然氣期貨價格,去年3月曾飆至破紀錄的每兆瓦時(MWh)345歐元,去年8月仍高達342歐元。但在那之後,價格持續回落,本月2日已跌至73歐元,比1個月前降低50%,是去年烏俄戰爭爆發以來的最低價位。
事實上,歐洲各國一直在擴大本國天然氣儲量,並鼓勵民眾冬季節能。截至2日為止,歐洲天然氣庫存水準為83%,使加購天然氣的需求暫時降低。不過,專家警告,如果出現寒流,天然氣價格仍有可能再度回升。
任教於巴黎政治大學的能源市場分析人士布羅斯(Thierry Bros)則警告,俄國總統普廷也可能刻意製造市場混亂,包括減少供氣,或向特定目的地增加供氣,以分化歐洲各國,「歐洲若未能取得300億立方公尺的俄國天然氣,今年夏天在蓄滿儲量上將遭遇困難。」
不過,布羅斯也指出,與去年1月相較,歐洲如今已有更充分的準備,當時歐洲的庫存僅達到儲藏能力的54%。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