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台商如何趨吉避凶?資誠:廠房可以股權轉讓方式出場

2022/12/22 15:56

中國「共同富裕」大旗下,台商如何趨吉避凶?資誠會計師建議,有意分散製造基地或撤出中國的台商,自艱廠房可以股權轉讓方式出場,但要確保交易價款可以匯出。(資誠提供)中國「共同富裕」大旗下,台商如何趨吉避凶?資誠會計師建議,有意分散製造基地或撤出中國的台商,自艱廠房可以股權轉讓方式出場,但要確保交易價款可以匯出。(資誠提供)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中國20大報告出爐,在「共同富裕」大旗下,台商如何趨吉避凶、逢凶化吉,成為關注焦點。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段士良建議,在併購方面要更低調、勞資關係要更和諧、稅務處理要更合規等;而有意分散製造基地或撤出中國的台商,只要是有自有廠房的台商,都會選擇以股權轉讓的方式出場,但一定要能確保交易價款可以匯出。

資誠指出,根據中國20大報告,在完善所得分配制度上,提出「規範收入分配秩序,規範財富積累機制,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段士良表示,中共20大後如何因應新的「共同富裕」政策方向,仍是台商持續關注的問題,建議要繼續深耕中國的台商,在共同富裕的大旗下,在併購方面要更低調、勞資關係要更和諧、稅務處理要更合規,經營管理也須更在地化,未來才能趨吉避凶。

至於有意分散製造基地或撤出中國的台商如何安全退場?段士良表示,只要是有自有廠房的台商,都會選擇以股權轉讓的方式出場,但一定要能確保交易價款可以匯出。首先,與買方的商務談判牽涉中國工商登記程序、稅務申報實務、金融匯款操作、民法法規等,之後還要確保交易後能取得相關政府單位審批,這是個耗時且困難的工程;根據經驗,從與潛在買家開始談判到最後境外收到款,短則半年、長則2年,尤其最近一年中國地方政府對土地買賣或以股權形式間接移轉土地的干預越來越嚴重,讓交易收款的難度大幅增加。

資誠會計師徐丞毅則表示,中國台商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紛擾、各國貨幣政策激化通膨與通縮,短供應鏈遂成顯學。在這些變動中,台商如何在中國立足不敗,可從精簡中國事業、善用當地政策牛肉及即時掌握查核趨勢等3方面著手。

精簡中國事業方面,除將閒置工廠處分,還可留意將不具競爭效率的業務轉化成為與中企合作的敲門磚。徐丞毅表示,組建中國控股公司也可統一對外窗口、增加營運效率以及取得租稅優惠等優勢。

另,徐丞毅建議,台商可善用自貿區對於人員、資金、貨物、服務與租稅上的彈性,搭配RCEP發揮供應鏈外溢的效果。此外,台商在中國經營須及時掌握當地的查核趨勢,在中國金稅4期陸續上路後,強化稅務法令的認知與管理,才能做好稅務治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