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2021年相比,美國、歐元區、南韓、新加坡,甚至日本、中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都成長到原來的兩倍至三倍,台灣僅從1.96%成長為2.97%,成長比起主要國家都緩得多。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各國政府今年都面臨通膨巨獸來襲。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可發現,台灣政府在調降大宗原物料的進口稅、壓制油電天然氣漲價下,算是全力穩定了物價;與2021年相比,美國、歐元區、南韓、新加坡,甚至日本、中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都成長到原來的兩倍至三倍,台灣僅從1.96%成長為2.97%,成長比起主要國家都緩得多。
面對輸入型通膨來襲,行政院今年5月及8月各召開跨部會穩定物價小組會議。5月會議除了要求物價聯合稽查小組各主責部會持續關注物價波動情形,瞭解業者漲價原因,分析其合理性,再評估有無進行稽查必要,適時啟動聯合稽查外,有關重要物資價量預警機制,也應具務實、可操作性,未來並以易懂、好用、開放供全民查詢為目標,透過全民監督,讓物價透明化,促使業者自我約束,以有效防止哄抬、壟斷情事。
且在調降大宗原物料的進口稅、壓制油電天然氣漲價下,政府全力穩定了物價,與2021年相比,美國、歐元區、南韓、新加坡,甚至日本、中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都成長到原來的兩倍至三倍,台灣僅從1.96%成長為2.97%,成長比起主要國家都緩得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