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學者:明年半導體業告別多頭 台灣經濟呈「外冷內溫」

2022/11/21 17:21

學者示警,明年因終端需求降溫,我國製造業多數產業景氣趨緩,特別是半導體業將告別多頭的超級景氣循環週期。(歐新社)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學者示警,明年因終端需求降溫,我國製造業多數產業景氣趨緩,特別是半導體業將告別多頭的超級景氣循環週期,而服務業表現則相對優勢,符合我國明年經濟成長表現,呈現「外冷內溫」格局。

不過,半導體業明年雖成長趨緩,產值還是可以達到5兆元,依舊扮演「製造業隊長」角色,面板、紡織、機械設備業則相對悲觀。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今天受邀至證交所,以「2023年台灣整體產業景氣剖析與展望」為題演講,分析台灣製造業明年趨勢,以及美、中、台面臨的挑戰。

劉佩真表示,美中科技戰下,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風險升溫中,以美國角度來說,將以「美國製造」來鞏固全球第一大供應國的地位,美國總統拜登相較前總統川普,更以聯合盟友的方式牽制中國,但這樣讓國際選邊站的壓力也更大,因美國掌握半導體的設備、關鍵晶片、EDA等核心設施,藉此左右其他供應國如何選邊站。

中國受到的衝擊最為慘重,劉佩真指出,現階段中國晶片國產佔比只有16%,離「中國製造2025」的70%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中國遭美國進行半導體業卡脖子政策,人才流、技術流面臨斷鏈,AI、超級電腦、資料中心、伺服器、智慧汽車、航太航空、量子電腦等高效能運算,未來都可能被美國劃入管制的領域。

至於台灣受到的影響,台廠過去在美中左右逢源的空間的確遭到壓縮,來自海外要求分散生產基地風險的壓力升高;劉佩真認為,這也考驗台廠因應新局面的應變能力,她建議穩住先進製程制高點的地位,且廠商的營運要更為靈活。

展望製造業2023年發展趨勢,劉佩真分析,半導體業供需變化正式進入轉折點,國際競合情勢方面,美國會持續以共享價值為基礎的盟友共同抗中,各國也會更加重視供應鏈風險韌性;此外,電動車、綠能等商機浮現,將持續帶動台灣相關上下游供應鏈進行重兵部署。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