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Meta瘋狂撞牆 改名錯了嗎?

2022/11/22 07:51

接連幾季財報不佳、股價疲軟,加上疫情期間過度擴編,Meta近日大裁1.1萬名員工。(法新社)

Meta裁13%員工 1.1萬人失業

〔記者李綺雯/綜合報導〕疫後經濟迎來大逆風,這股寒冬一路吹向美國科技業,近日各大美企接連傳出裁員消息,推特(Twitter)、亞馬遜(Amazon)、Meta皆無一倖免,本月9日Meta進行史上第一輪大規模裁員,影響1.1萬名員工,包括招聘、人工智慧以及業務部門。以Meta員工總數8.7萬人計算,相當直接砍掉公司13%的勞動力,此外,Meta更透露,招聘凍結期將延長至明年第1季。美國科技業到底怎麼了?

若要探究這波科技業裁員潮的源頭,可歸咎於各公司在疫情時迅速且過度擴張,Meta在疫情期間持續招募新血,將員工數擴增約60%,然而,業務卻不見起色,近幾季廣告銷售額的下降以及來自TikTok等社群媒體強勢崛起的競爭,導致活躍用戶不斷下跌,都迫使Meta必須調整營運規模,減少人事成本的支出。

Meta積極開展元宇宙業務。圖為虛擬實境(VR)裝置。(彭博)

元宇宙虧近3千億 Meta「錢」景堪憂

Meta會走到今天這步,恐與先前押注的策略失利有關,自2021年10月從臉書改名Meta以來,投入逾百億美元將業務重心放在「元宇宙」(Metaverse),曾讓市場掀起一波元宇宙概念跟風熱潮,然而,至今還未看到任何效益,Meta就已大幅虧損。

據Meta第3季財報顯示,旗下負責開發虛擬實境(VR)頭戴式裝置的Reality Labs部門營收近乎砍半,虧損更超過36億美元(約台幣1120億),今年前3季損失累計已超過94億美元(約台幣2926億),抵銷公司部分獲利,雪上加霜的是,Meta入不敷出的情況恐怕還未看到盡頭。

若按照執行長札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先前的說法,公司這筆元宇宙賭注需要10年後才能看到回報,換言之,Meta至少還要再賠錢8年才可能從中獲利,且不能保證絕對回本,這也讓外界開始質疑,Meta堅持重押元宇宙這個財務黑洞的賭注是否合理。

札克伯格的身價隨Meta市值縮水而下跌。(路透)

改名Meta後 股價暴跌65%

為了改名Meta,公司先是大手筆砸下6000萬美元(約台幣18.6億)收購商標,展現積極推動元宇宙的雄心壯志,豈料,2月初Meta示警財報不佳且活躍用戶大減100萬人後,股價直接跳水逾20%,此後股價陷入低迷,在歷經幾季財報的虧損之下,Meta股價今年來已暴跌71%。

若以Meta去年宣布改名當日(2021年10月29日)的股價323.57美元來看,截至本月16日收盤價為113.23美元,已下跌約65%。

此外,過去Meta的市值曾突破1兆美元(約台幣31兆),排名全球第6大公司,如今公司市值大幅縮水至2546億(約台幣7.9兆),跌出前20大公司行列,札克伯格的身價也從去年9月高點的1000多億美元(約台幣3.1兆)縮水至360億美元(約台幣1.1兆) 左右。

臉書改名Meta後,股價一落千丈。(路透)

Meta大裁員 真實原因為冗員過多

除了元宇宙,事實上Meta近年不斷嘗試拓展更多新業務,如2018年為了與TikTok抗衡,Meta還推出「Lasso」,進軍短影片內容市場,不過最終使用者不如預期,業務沒有太大起色,於2020年正式關閉;不止如此,2019年推出的加密貨幣「Diem」(先前稱Libra),計畫剛推出曾轟動一時,最終因無法與美國監管機構取得共識只能中途喊卡。

為了跟隨世代的潮流、與時俱進,Meta曾試圖把社群軟體改造成電商平台,去年也短暫做過Podcast節目,一直到去年底的元宇宙,多方挑戰的結果除了浪費資源白忙一場外,最終還留下了不少冗員。錯誤的投資決定,加上新業務的大幅擴張,以及過往太樂觀的展望,發展失敗的業務規模沒有即時收手縮編,恐怕都是導致這場大裁員的原因之一。

Meta近年積極跨足各領域,全都無疾而終。圖為2019年Meta推出的加密貨幣Diem。(美聯社)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