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行要求騰訊、美團等網路巨擘與國家分享用戶個資。(路透)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已確保3連任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加大力度控制中國民營科技企業,作為他建造1個由國家驅動的經濟一環。金融時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人民銀行已下令騰訊、美團與其他大型平台商在12月初,須向官方的百行徵信與朴道徵信分享從購物紀錄到旅遊史等用戶數據。
他們也說,百行與朴道還會向銀行收費,並提供相關數據,協助他們評估可能貸款人的信用,然而,平台集團對該指令迄今態度消極。
報導說,去年中國人行以避免個資遭濫用為由,禁止網路平台商將其用戶數據直接出售銀行。1名人行顧問說,相關行徑仍持續發生,因為銀行不願支付百行與朴道較高的費用。
他表示,「平台商與銀行沒有誘因遵守有損其業務的命令」。1名消息人士也說,競爭對手劉強東的京東持有朴道25%股份,「對朴道的中立性欠缺信任」,也使一些平台商不願聽令而行。
許多中國銀行,特別是規模較小的地方銀行,依賴網路公司的用戶資料庫與分析工具來查驗貸款人的信用度。公開紀錄顯示,去年由網路平台與銀行共同核發的未償貸款較2020年成長22%,相較之下,整體貸款成長僅12%。上海1家銀行高層說:「直到其他銀行都照辦之前,我們不打算遵守該命令」。
上海1家平台商的網路高層說,他的公司對個資提供可靠保護,並且有「高度先進」的信評演算法,「政府要我們將自己執行良好的服務外包出去」。人民大學1份研究發現,向信評機構交出數據與分析,將增加網路平台公司8%的成本。
百行與朴道由中國人行前官員擔任首長,耶魯大學法學院數據安全專家盧塞羅(Karman Lucero)指出,中國人行希望在數據如何出售與使用上握有更大的掌控權。
經營上海1家信評分析公司的Michael Li說,「在政府將數據視為珍貴資產,不能落入網路巨頭之手同時,官員卻沒有能力有效管理該資源,這就意謂你冒著扼殺該產業的風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