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哈佛學者:中國大鎖國是台灣大好機會

2022/10/28 07:17

哈學大學學者表示,中國再鎖國邁向內循環,正是台灣大好時機,要把握機會增加論述能力。(示意圖,路透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PO出哈學大學學者韋杰夫(Jeffrey R. Williams)來台訪問,談及中國20大落幕之後,對台灣前景的看法及建議。韋杰夫認為,習近平3連霸,台灣確實會承受更大壓力,但是每一次中國鎖國,都是台灣大好機會,當前正是台灣從1949年以來全球能見度最高的一刻,應積極在國際社會增強論述能力,「台灣愈開放,大力吸引人才,就會更壯大」。

謝金河表示,哈學大學學者韋杰夫(Jeffrey R. Williams)是台灣女婿,曾擔任第一任深圳發展銀行行長,也在台灣當過運通及渣打銀行台灣區總經理,最近來台訪問並探訪他,還對20大後的兩岸關係交換意見。

韋杰夫認為,習近平進入第三任,台灣雖會感受到更大壓力,也是台灣從1949年以來全球能見度最高的一刻,全世界對中國的印象正快速逆轉,台灣要努力在國際社會增強論述能力。像這次地緣政治緊張,很多人都說不能把半導體供應鏈全押在台灣,大家都說台灣很危險,台灣必須向世界說明自己的不危險。

韋杰夫說,美國有很多大學教授接受中國的資助,幫中國發聲,台灣做得很少。在哈佛大學校園,很多教授都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省,台灣必須努力向國際社會說明跟中國的不同,而且要有更好的論述能力。

他認為台灣可以學習像瑞士每年主辦Swiss Next,瑞士政府花錢請來世界級的投資大咖,把錢花在刀口上,才能發揮更大的力量。

他也提到台灣觀光資源非常充沛,卻不太懂行銷台灣,現在世界解封,各國努力推動觀光產業,台灣可以更積極。特別是,面對中國再度鎖國,台灣要更開放,大力吸引人才,才會更壯大。

韋杰夫特別點出,每一次中國鎖國的時候,都是台灣的大機會,像1970到1980年代,中國文革,台灣奮起。這次20大,中國走向內循環,台灣要更開放,更有信心迎向未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