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投信研究員林志邦(業者提供)
聯邦投信研究員林志邦
首先從總經面來看,美國9月ISM製造業指數不如市場預期,創下2020年5月以來新低,其中新訂單指數跌破50的榮枯值,顯示商品需求持續降溫。另外9月失業率及非農就業人數皆優於市場預期,顯示美國就業市場的表現仍相當強勁,這也表示聯準會11月再次升息3碼的機率大幅增加,也澆熄投資人原本預期升息步調放緩的期待。英國央行將於 10 月 14 日後停止購債行動,無意延長對債市的緊急干預,投資人對金融穩定的擔憂瞬間蔓延開來,引發市場動盪,也讓美國股債皆受到衝擊。
台股方面,受到美股影響,連假過後開始補跌加上壞消息接踵而來,首先是美國祭出新半導體禁令波及台灣半導體產業,除禁止先進製程相關代工與設備出貨至中國外,也禁止17奈米以下的相關記憶體設備出貨至中國,企圖壓制中國半導體發展,相關半導體供應鏈股價因此大幅重挫,唯記憶體族群因此獲利,出現反彈。
然後是國際貨幣基金(IMF)對於全球2023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從7月的2.9% 下調至2.7%,世界銀行更預測明年將可能出現全球經濟衰退,影響投資人投資信心,雖然金管會擴大限空令,仍無法阻止外資持續賣超。
今日(10/13)台股開盤呈現開高走低,除受昨晚美股下跌影響外,美國公布的9月PPI數據高於市場預期,將使FED維持激進升息態度。今日表現較好的族群為半導體與下游電子,半導體主要由權王與股后帶動反彈;不過觀光、塑化與航運族群則是表現較弱,除了觀光族群漲多拉回外,塑化與航運反映未來財報可能會有衰退疑慮。今日強勢漲停個股較為分散,無特別明顯族群。
展望後市,從技術面均線來看,大盤失守5年線,面臨萬三點保衛戰,現階段空方雖明顯握有發球權,但就短線而言,整數關卡附近通常具有技術面的支撐力量,近日的急跌也醞釀著跌深反彈的契機,有望在底部打出第2支腳,而且觀察近日政府積極護盤的決心,若指數持續下殺,不排除未來金管會將發布更積極的政策。如果大盤無法守住萬三點,波段跌勢就有可能回測萬二,由於大盤探底風險未除,投資心態建議應先轉為謹慎保守,等待盤勢止跌回穩。
選股上可留意綠能、儲能、電動車、充電樁等趨勢產業外,與電子股連帶性較低的生技、第2階段邊境解封相關概念股,以及9月營收繳出佳績的成長股,可趁技術面剛轉強時進行短線價差操作。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