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醜聞不斷頻踩雷 瑞信恐成雷曼第二?

2022/10/07 08:02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資金缺口高達1270億台幣、信用違約交換利差(CDS)狂飆。(路透資料照)

資金缺口達1270億台幣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外媒披露,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資金缺口高達1270億台幣、信用違約交換利差(CDS)狂飆,擔心瑞信成為下一個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使2008年金融海嘯重演。對於外界報導瑞信高層急忙打電話安撫客戶、投資人,澄清並非事實,強調集團財務穩健、流動性充足,與業內同行相比仍處於優勢地位。

早在今年1月,財經記者David Taylor在推特發文指出,一間國際大型投資銀行瀕臨危機。雖未講出銀行名稱,但外界認為,瑞信就是主角。

瑞士信貸是全球知名金融服務公司,擁有166年歷史,業務包含財富管理、投資銀行和金融服務業務,曾與躋身全球頂尖投資銀行之列,不過近年來頻頻因醜聞登上新聞版面。

去年瑞信業績淨虧損高達16.5億瑞士法郎,今年瑞信財報也沒起色,Q1淨營收44.1億瑞士法郎,金額低於市場分析師預估的49.8億瑞士法郎;Q1稅前虧損4.28億瑞士法郎,市場分析師預估為稅前獲利4520萬瑞士法郎。再來Q2並無好轉,第2季稅前損失達15.9億瑞士法郎,比前一季還慘,也低於市場預期,連虧3季。

去年韓籍對沖基金經理比爾黃(Bill Hwang)的違約交割事件,讓整個華爾街損失超過100億美金,其中瑞信就佔55億美元。
(彭博資料照)

身陷多宗國際醜聞

去年3月8日,總部位於英國的供應鏈融資公司格林希爾資本(Greensill Capital)宣吿破產,瑞信承受100億美元損失。同月26日,韓籍對沖基金經理比爾黃(Bill Hwang)的違約交割事件,讓整個華爾街損失超過100億美金,高盛(Goldman)、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都深受其中,其中瑞信受創最深,損失達到55億美元。

再來10月,先前瑞信被指控在2013至2016年間,提供貸款給莫三比克鮪魚捕撈業,其中有部份款項流入瑞信銀行家和莫三比克政府官員手中。瑞信針對莫三比克貸款醜聞案,和美國及英國監管機關達成和解,瑞信同意支付4.75億美元罰款。

今年2月,瑞信被爆出1940到2010年間疑大量經手黑錢,而客戶名單裡有侵犯人權的人口販子和遭受制裁的商界人士等,而外披露,這起外洩案涉及帳戶的總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6月,瑞信因參與保加利亞毒販洗錢案,被瑞士聯邦刑事法院判決有罪,成為瑞士史上首間遭到刑事起訴的銀行。

瑞信醜聞連連,近日又傳出面臨財務危機,股價在3日崩跌多達10%,跌至歷史新低,外界擔憂「雷曼時刻」將要重演。今年迄今爲止,瑞信股價已下跌近58%,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股價表現最差勁的1年。

今年迄今爲止,瑞信股價已下跌近58%,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股價表現最差勁的1年。(彭博資料照)

瑞士法郎走強 衝擊瑞信營運

今年9月,《金融時報》披露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計劃將投資銀行業務分拆為諮詢、專門處理高風險資產的「壞帳銀行」,和其他業務等三大事業單位。《路透》引述不具名知情人士的消息指稱,瑞信向投資者表示,需要募集新資金,重整投行部門。

瑞信重組,並不是第一次,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瑞信已進行多次類似重組。2008年金融危機後,瑞信重新定位投資銀行業務,隔年瑞信的投資銀行業務稅前利潤創下紀錄新高,相較2008年為稅前虧損137.92億瑞士法郎,產生稅前利潤68.45億瑞士法郎。

第二次是2015年歐洲央行利率創下歷史新低,但瑞士央行仍維持利率,導致瑞士法郎兌歐元走強,瑞士央行最終放棄瑞士法郎兌歐元最低1.20瑞士法郎的匯率下限,導致瑞士法郎大幅升值,對瑞士經濟及銀行業構成非常大的影響。

瑞士是瑞信非常重要的市場,佔瑞信總收入近三成,因此瑞士法郎走強多少對瑞信業績帶來影響。但瑞信2015年業績卻產生負面,因為與其2000年收購的投資公司Donaldson, Lufkin & Jenrette,一筆38億瑞士法郎的商譽減值開支有關。這家投資公司的商譽減值到2021年仍在持續,2021年產生減值16億瑞士法郎。

於是,瑞信在2015年換執行長,於該年10月宣佈新戰略方向,要成為領先的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服務供應商,提供能夠跟隨經濟周期提升盈利能力,和產生資本的特色化投資銀行服務。

花旗銀行(Citibank Taiwan)集團分析師指出:「目前情況而2007年完全不同,從資本流失和流動性而言,資產負債表完全不同,很難見到系統性危機情況。」

雷曼兄弟曾是美國第4大投行,2008年因受次級房貸風暴波及,2008年9月聲請破產。(歐新資料照)

是否發生雷曼效應?但難逃被收購命運

雷曼兄弟曾是美國第4大投行,2008年受次級房貸風暴波及,當時美國監管制度未能與金融自由化並進,催生出信用過度擴張、影子銀行(shadow banking)問題,因此雷曼財務遭受重創而虧損,致使股價下跌到低於1美元,在尋求各方紓困和收購無果下,2008年9月聲請破產,負債高達6130億美元,成為美國史上最大金額的破產案。

次貸風暴以2007年4月美國第2大次貸業者新世紀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oration)破產事件為起點,並從房地產市場蔓延到信貸市場,導致許多金融機構和其客戶損失慘重,恰巧雷曼兄弟破產,成為加速引爆這場危機的關鍵事件,最後演變為全球金融海嘯。

外界評論,瑞信如此低迷是因為醜聞原因,造成客戶、投資人不信任,國際信評惠譽(Fitch)將其從A-降至BBB+,標普(S&P)從BBB+降至BBB,但醜聞背後的公司治理缺失,及帶來的經營績效低落才是根本。

Sri-Kumar全球策略公司總裁斯里庫瑪表示,雖然瑞信的財務狀況令人擔憂,但這並不代表市場正朝向「雷曼時刻」邁進,「這有可能是,也可能不會是雷曼時刻。」

《巴隆》周刊也表示,瑞信危機引發的蔓延風險不高,不會引發美國銀行業倒成一片的骨牌效應,因為瑞信爆發虧損的期間,美國銀行業者依然每季都獲利。The Bear Traps創辦人Larry McDonald則表示,瑞信不會是雷曼兄弟,但有可能會與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困境一樣,最後被收購。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