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研調:亞洲EV供應鏈牽動全球 台廠形成新勢力

2022/09/30 11:41

研調機構《DIGITIMES Asia》指出,亞洲電動車供應鏈牽動全球競局,而台灣廠商以平台整合資通訊技術,形成EV新勢力。(資料照)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研調機構《DIGITIMES Asia》發布「亞洲電動車供應鏈50大」調查報告,最新觀察在機電整合大躍進的過程中,亞洲電動車供應鏈牽動全球競局,而台灣廠商以平台整合資通訊技術,形成EV新勢力。

據《DIGITIMES Asia》估計,2022年電動車輛總銷量將突破1000萬輛規模,2040年後電動車產值更達6兆美元(190.47億元),規模是PC手機2倍,半導體產值20倍,全球電動車市場進入高速成長時代,電動車賽局已經展開。

《DIGITIMES Asia》副總經理、調查報告主持人黃逸平指出,在「亞洲電動車供應鏈50大」(Asia EV50)之中,主要可將業者劃分為車廠、系統整合(SI)、電池、車用電子、車用半導體等五大類,其中台廠有鴻海(2317)、台達電(2308)、友達(2409)上榜。

黃逸平表示,電動車供應鏈中不難發現除了耕耘汽車產業許久的業者,也出現科技業者的蹤跡,加上汽車聯網化需求抬升,說明機電匯合的時代來臨,汽車與半導體供應鏈將難以區隔,亞洲有國際級的日韓汽車業者,及中國、印度陸續起飛的汽車市場,電動化將促使亞洲汽車供應鏈版塊挪移。

調查報告指出,近年台灣科技業紛紛投入電動車產業,以最為積極的鴻海為例,將打造開放平台,整合資通訊技術,並提出完整的EV解決方案,形成EV新勢力,與此同時,中國電動車供應鏈勢力大崛起,該國業者正利用龐大內需市場滋養供應鏈,品牌業者也開始出口海外,挑戰歐、日等門檻高的市場,此外還快速發展自駕系統、車電領域,車用電池技術領先,中國傳統車與新創車業者具備全球競爭力。

不過,日本、南韓藉由緊密的供應鏈關係 ,持續保持雙方在電動車方面的地位,兩國在汽車電子、車用IC等領域較具競爭力,透過上下游整合延續電動車地位,只是在電動車快速崛起之際,勢必會經歷轉型陣痛期,以日本為例,若轉型步伐過快恐遭遇失業潮,日韓在轉型同時如何兼顧既有勢力,將是一大挑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