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IPO企業注意 未落實召開勞資會議上市櫃時程恐延宕

2022/09/20 16:09

勞動部提醒,IPO業者若未落實1年召開4次符合規定的勞資會議,上市櫃時程恐延宕(記者李靚慧攝)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為強化企業落實召開勞資會議,勞動部自2019年起,要求申請初次上市櫃(IPO)公司,必須1年召開4次勞資會議,為提升宣導成效,勞動部下週起將邀請證交所、櫃買中心,及輔導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從「源頭」宣導,提醒業者勿因勞資會議不合規定,導致IPO時程延宕。

勞動部為強化企業落實召開勞資會議,自2019年1月1日起,要求申請初次上市(櫃)公司,應先提供1年召開4次勞資會議的相關文件,經勞動部審查同意後,再申請IPO。該文件已是業者向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提出上市(櫃)申請的必要文件。

根據勞動部統計,目前已有約150家企業已依程序辦理,但根據過去數年的經驗,仍有約1成的IPO公司,會因為召開勞資會議的資料不符合規定而被勞動不退件,導致IPO時程受到延誤。

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司長王厚偉歸納IPO業者,在辦理勞資會議的過程中,較常發生5大類不符法令的狀況,1是公司選派完勞資代表後,發生勞資代表遞補、改派等變更時,未依法將名單送當地主管機關備查。2是不只有總公司要開勞資會議,若有員工30人以上的分支機構,也都需要分別召開勞資會議,但不少公司的分支機構卻未召開。

第3,開會通知必須會議前7天發出,告知與會者須討論的議題,不少公司卻在開會前3天甚至前1天才通知;第4則是與會人數不符規定,勞資雙方代表未達各過半數出席,導致該場會議未達開會法定人數,卻仍照常開會,上述這些狀況都將導致會議無效。

第5,因應疫情,目前勞動部亦准許採視訊會議方式辦理勞資會議,但經常發生「未保留電子出席紀錄」的情形。

王厚偉解釋,視訊勞資會議最重要的是「電子紀錄」,不只「人要出現」在電腦螢幕上,且旁邊要出現「中文姓名」而非英文名或暱稱,以此作為報到依據。因勞資會議經常會做出重大議決,也務必留下會議紀錄。

王厚偉指出,自2019年以來,勞動部已與許多IPO業者密切聯繫,提供勞資會議的建議,但考量逐一解說「事倍功半」,下周起將與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及輔導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共同合作,共同協助這些150家優質業者,以及大批在等待上興櫃等其他公司,從源頭開始,共同協助企業落實勞資會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