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紅色供應鏈潛入台灣手法又進化 調查局:已查獲超過40家中企

2022/09/16 11:14

威通科設計有限公司實際負責人郭家瑋,昨天被台北地檢署依涉犯兩岸條例起訴。(左1戴帽者)。(資料照)威通科設計有限公司實際負責人郭家瑋,昨天被台北地檢署依涉犯兩岸條例起訴。(左1戴帽者)。(資料照)

〔記者錢利忠/台北報導〕紅色供應鏈違法投資台灣科技業手法又進化!調查局今年發動兩波全台大搜索後發現,中資已從傳統找人頭當負責人的偽外資或偽台資,假戲真做成「真外資」,利用台灣難查境外金流的外交困境,先入股第三地公司,再由該公司來台設全資子公司,透過第三地作帳「漂白」金流等迂迴方式支付在台開銷,迄今已查獲超過40家中企,將持續擴大清查。

以近日台北地檢署偵辦案件為例,中國上海矽睿科技未經許可,涉嫌於今年間利用香港分公司名義,在台私設辦公室非法招攬研發人員,調查局高雄市調查處於本月5日兵分2路搜索,約談在台辦公室負責人林秋培,經北檢複訊後,林男被依違反兩岸條例諭令25萬元交保。無獨有偶,中國上海國微思爾芯公司涉透過台藉男子陳睦仁在台成立思爾芯科技,高薪挖角台灣電子設計自動化(EDA)人才,後來該公司雖解散,但仍在原地私設辦事處繼續挖角,本月14日,新北市調查處搜索思爾芯科技及陳男住處,北檢複訊後諭令陳男5萬元交保。

中國上海矽睿科技在台辦公室負責人林秋培,日前被台北地檢署依涉犯兩岸條例等罪,諭令25萬元交保。(資料照,記者錢利忠攝)中國上海矽睿科技在台辦公室負責人林秋培,日前被台北地檢署依涉犯兩岸條例等罪,諭令25萬元交保。(資料照,記者錢利忠攝)

北檢近日起訴的案例則有,中國速通半導體科技公司前年與台藉郭姓父子合作,在台設立「威通科」,當作速通半導體在台據點,高薪挖角8名研發工程師加入,從事無線通訊晶片研發,北檢昨天(15日)依違反兩岸條例起訴威通科實際負責人郭家瑋、郭父郭清俊及主管胡文傑等3人。

調查局表示,成立查緝中企違法投資或竊取營業秘密專案以來,已查獲超過40多家隱藏在台的中企,幕後資金不少來自中共黨政軍或其扶植的中企,而中企為躲避查緝,開始「化明為暗」,利用「海外迂迴來台投資」方式,例如入股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英屬維京群島等第三地公司,化身成「真外資」來台設子公司,欺瞞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的中資審核。

檢調追蹤隱身在台的中企金流發現,這些公司產出的研發成果,最終受益者及實際控制者均來自中國;此外,近兩年被查辦的40多家在台中企,其背後中資仍蠢蠢欲動,利用台灣不易清查境外資金的外交困境,轉繞道第三地迂迴投資,再來台挑戰中資審查,調查局將透過駐海外法務秘書向當地政府尋求協助、各外勤處站據點情蒐等資源與管道,提供可靠情資給投審會預作參考。

調查局指出,這些第三地外資在台子公司,表面上資金來自第三地,但中資卻在第三地入股,成為母公司股東之一,透過在第三地會計作帳方式,沖銷在台子公司的營運開銷及負擔員工薪水與分紅,表面上是純外資,骨子裡則是不折不扣的中資。

這些中企尤其對台灣的IC設計人才情有獨鍾,不惜代價來台,就是看上台灣人才「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於研發晶片的過程會遇到各種難以突破的關卡,攸關晶片的能耗及良率,台灣人才在這部分的訓練及經驗堪稱世界頂尖,檢調掌握,不少中企為學習「台灣經驗」,還會錄下定期開會討論的過程,試圖複製台灣在晶片產業的成功模式。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