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發展部將強化通訊韌性。(記者徐子苓攝)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有立委關切數位韌性議題,數位部發言人李懷仁今(2日)表示,數位部新提出的2項前瞻建設「通訊網路應變韌性」與「通傳創新應用」計畫,分別為新台幣5.5億元與13億元,前者正是委員所關心的議題,要在各種緊急狀況發生時,確保我國通訊網路仍可藉由非同步軌道衛星運作。
數位部部長唐鳳昨舉行首場記者會,以視訊方式說明數位部在第4期前瞻基礎建設中的2項新計畫,分別是在戰時或天災等緊急情況下仍確保有通訊網路可用的「應變或戰時應用新興科技強化通訊網路數位韌性計畫」,以及協助產業利用通訊傳播科技進行創新應用的「通訊傳播創新科技應用發展及基礎環境建置計畫」。
唐鳳說,在通訊網路應變韌性計畫方面,目的是要確保各種緊急狀況發生時,若海纜、行動網路、固網等既有通訊系統遭到破壞時,我國通訊網路仍可藉由非同步軌道衛星,使必要的應變訊息仍可於國內外傳遞,例如視訊會議、網路電話、直播系統等。
考量非同步軌道衛星還沒有在台灣提供商用服務,以PoC(概念性驗證)方式來做實體的概念驗證,數位部將在國內各縣市約700多處及3個國外站點,設置非同步軌道衛星設備,驗證非同步軌道衛星提供應變通訊服務的可行性。
唐鳳表示,第2項計畫是通傳創新應用計畫,要做好通訊傳播科技創新應用的基礎環境,孕育民眾有感應用服務,並輸出國際市場,目標是能夠「提升社會價值暨產值達100億」,也就是說,希望這些通傳應用創造出的社會價值,例如節省時間或是改善服務流程,都可以用新台幣換算出價值。
唐鳳舉例說明,像是聽障或語障的朋友,目前如果要打電話或是接電話會有些困難,這時透過提供即時媒合的手語翻譯服務(VRS),正是通傳創新。這項服務很難估算產值,但一定有社會價值,這個社會價值也應該可以用貨幣來計算。
她指出,通傳創新應用計畫就是希望跟全民一起發想,如何透過新興的低延遲、高頻寬的通傳應用,做出一些高社會價值、也有產值,而且未來可以跨境遞送服務的應用項目。預計將向民間廣徵至少100案構想,從中至少挑出社會價值特別高的10案來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