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銅科環差案須補正再審 說明用水用電量增加原因

2022/08/30 17:43

銅鑼科學園區環差變更案,擬將放流水排放位置改至西湖溪下游,並調整園區用地面積及配置。(截自環差報告)銅鑼科學園區環差變更案,擬將放流水排放位置改至西湖溪下游,並調整園區用地面積及配置。(截自環差報告)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由於近年銅鑼科學園區廠商進駐率上升、引進的製程愈趨先進,開發單位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考量未來銅科產業的營運需求,申請環差變更案,欲增加園區用水量及用電量。不過,環委認為,竹科管理局應說明廠商製程及設備改變,與用水用電量之間的關聯、流水排放也應專管專排,避免影響西湖濕地生態,決議此案須補正資料再審。

環保署今(30)日召開「新竹科學園區第四期擴建用地銅鑼科學園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第六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

竹科管理局表示,依據銅科原本的環評報告書內容,規劃園區平日用水量為 16,600 CMD、需電量為174,700kW,然而考量銅科的廠商進駐率提升,且引進的製程也愈趨先進,用水及用電的所需量勢必增加,擬將銅科圓圈的平日用水量變更為35,600 CMD、用電量變更為476,839kW。另,此次環差變更案,亦擬將放流水排放位置改至西湖溪下游,並調整園區用地面積及配置。

然而,多位環委認為,竹科管理局應說明清楚廠商製程及設備改變,造成此次變更案用水量及用電量增加的關聯性,「沒有理由突然用水用電要增加一倍以上。」另外,針對園區用水、用電量將大幅增加,環委也要求,竹科管理局應補充用電、用水來源,及面對尖峰用電時段與枯水期的因應措施。

因竹科管理局計畫將流水排放位置,調整至西湖溪下游河段,可能影響西湖溪及西湖濕地的生態。銅鑼生態關懷者卓高慧表示,「西湖溪是很好的生態教育的場域」,希望竹科管理局考慮污水專管排放至出海口。

環委也提及,西湖濕地為國家級重要溼地,竹科管理局應說明流水排放專管排放口與西湖重要濕地的空間關係、補充西湖濕地的生態調查資料,並針對此變更案對西湖濕地的影響,研提減輕對策。

此次銅科環差案歷經長達兩小時的會議,最終經環委討論,建議竹科管理局補充、修正資料後,於12月31日前送至專案小組再審。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