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電力產業待遇成長快 工研院:現在卡位正是時候

2022/08/10 20:20

工研院今(10)日發布「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頒獎典禮暨人才趨勢講座」。(工研院提供)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為培育本土電力菁英,工研院號召國內企業以及產學研專家,成立「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今天(10日)頒獎也剖析未來電力人才需求,工研院表示,未來電力需要更多跨域人才,待遇也會提升,現在卡位正是時候。

工研院院長暨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表示,隨產業成長,電力需求不斷創新高,加上受限土地等因素,新蓋電廠不易的情況下,可應用非傳統電廠的「虛擬電廠」來做電力調度,將帶動各項輔助服務、微電網、儲能設置等新產業商機,讓電力業逐漸變成具有前景的高科技產業,職涯前景無窮。

企業搶攻電力商機,急需跨領域優秀人才挹注,工研院三年前就攜手產學研成立的「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頒發超過百萬獎學金給優秀學子;並開設電力領域相關課程,從在職教育、社會教育及學校教育等3個面向傳遞正確電力知識,期盼運用草根運動的精神,推動我國能源轉型。

根據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預估,2030年全球將新增2400萬個綠領工作機會;台灣隨著能源轉型、電業自由化所帶來的新興商機,企業同樣急需人才投入。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策略長林志勳、海鼎離岸風電計畫團隊代表,捷熱能源總經理于士庭,今也以「新能源產業趨勢及人才發展需求分析」、「邁向電力永續,產業跨域人才準備」為題分享。

林志勳表示,未來對於電力人才需求將呈現逐年增長態勢,美國勞工局統計2019年至2029年薪資成長最快的前 10 大職業中,能源領域相關就占了兩名,分別位居第一(離岸風電)、第3名(太陽能),台灣目前也有明確的再生能源裝設目標與路徑,許多離岸風電、輔助服務等國外企業紛紛進駐,將帶動更多元的電力人才需求,且待遇相對也會水漲船高,可預見未來電機系畢業學生除了進入IC產業外,電力產業同樣具備優秀職場發展力與吸引力,現在卡位正是時候。

海鼎離岸風電計畫團隊代表指出,優秀的T型跨域專才更是搶手,這類人才除本身專業知識外,更具備優秀外語能力、專案管理及協作溝通能力。

「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旨在培育電網與電力領域人才,由工研院、大同公司、台汽電、台塑企業、台達電、台綜院、亞力電機、海鼎、海龍、康舒科技、達德能源、健格科技等產學研組成,本次頒發「優秀專題提案獎」、「傑出專題成果獎」、「優秀學生獎學金」共3個獎項,總計27名學子獲獎。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