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中海事公會理事長嘆離岸風電國產化不公 獨厚外籍船

2022/08/09 10:44

國內船東投入近百億元,配合政府推動離岸風電國產化。(東方風能提供)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綠能產業正夯,政府目前積極推動離岸風電國產化,但台中海事公會理事長陳宗邦坦言,台灣籍船舶面臨賦稅不公、碼頭基建不足、冬季閒置過長及人頭股東等問題,諸多作法還獨厚外籍船,連監察院也提出糾正報告,質疑經濟部的國產化政策成果。

政府積極推動綠能,離岸風電產業正夯,近3年來數十名台灣本土船東相繼投入百億元在海事工程上,興建及購置的國籍輪超過70艘。監察院日前就提出糾正調查報告,質疑經濟部離岸風場建置進度與國產化政策的成效。長期投身海事工程的台中海事公會理事長陳宗邦表示,本土化政策最為開發商詬病的就是成本高,所以開發商想方設法規避,希望從國外直接向外商簽約採購以增加獲利,例如外國船舶如果登記該國國籍就可減免稅賦的優惠,反觀台灣籍輪船並無任何優惠,單就稅賦成本就比外籍輪高了20%。

除了高賦稅之外,國內供應鏈尚未到位,例如碼頭港口基建不足,冬季閒置時間長等,都提高國籍輪船東的經營成本與風險,此外,國外廠商常找台灣人當人頭老闆,好處是可以優先參與國內競標,但是賺的錢也都匯回國外,台灣政府根本課不到20%的所得稅,錢者流向國外,僅有人頭老闆拿到微薄仲介費。

陳宗邦指出,離岸風電開發第三階段招標正如火如荼進行,政府應該把人頭國籍輪問題列入評選計分,否則將無法真正落實國產化。一旦外商工程賺滿荷包離開,台灣的風電產業恐將沒有後續施工與長期運維的能量。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