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建議台灣跟進發展被全世界認定為綠能的核能,遭經濟部吐槽,呼籲馬不能講話講一半,造成誤解。(記者劉信德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馬英九文教基金會與長風基金會今天16日舉辦「2022民間能源會議」,前總統馬英九表示,歐洲納入核能,台灣不能死守非核家園政策。對此,經濟部回應,前元首的言行動見觀瞻,呼籲馬的話不能只講一半造成誤解,經濟部表示,歐盟將核能納入永續分類標準,有嚴格的前提條件,其中包括需於2050年前找到高階核廢最終處置設施,觸及台灣社會對核廢處理「尚無共識」,而滿足國際綠色供應鏈RE100並沒有核能,因此RE100要求的再生能源,才有助國內產業競爭力。
經濟部說明,歐盟近期雖將核能納入永續分類,但內部意見仍高度分歧,馬前總統沒說的是,「核電要符合永續分類標準的條件非常嚴苛」,包含(一)需設置核廢料管理及核除役基金、(二)需於2050年前找到高階核廢最終處置設施、(三)需避免出口至第三國處置放射性廢棄物;經濟部表示,最困難的是目前全球都還沒有實際投入運轉的高階核廢最終處置場。
反觀國內,經濟部表示,台灣地狹人稠,又位處於地震帶上,對有地質穩定等安全限制的核廢料永久處置場來說挑戰重重,加上核廢料處理需要中央地方合作,光是暫時性的乾式貯存,都遇到新北市政府反對,也凸顯核廢處理在台灣的高度困難。
經濟部說明,核電被納入歐盟永續分類標準,僅代表符合條件的核能經濟活動可以取得永續相關的金融投資,但是,RE100倡議中的綠能,是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並不包括核能,為讓產業滿足國際綠色供應鏈RE100的要求,我國能源轉型應以發展再生能源才是正辦。
經濟部也回應,過去馬前總統堅持推動有安全疑慮的核四,過度偏重核能、輕視再生能源,若延續馬前總統的能源規劃,將導致國內企業沒有綠電可買,嚴重威脅半導體業等台灣產業生存。
經濟部表示,政府2016推動能源轉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至今年5月底再生能源累積裝置容量已達12.266 GW,占全國總發電裝置容量約20.4%,相較2016年僅4.72GW增加約160%,其中太陽光電成長573.1%、風力發電成長55.7%,未來也會繼續大力加速再生能源設置,讓國內產業更容易取得符合RE100標準的綠電。
經濟部強調,不要片面截取歐盟永續分類標準、話只講一半來修飾過去的錯誤方向,也呼籲馬前總統共同支持能源轉型、推動真正符合國際RE100要求、幫助國內產業邁向淨零的再生能源。
相關新聞請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