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月出口反彈,但進口急劇放緩、新的疫情爆發和全球前景黯淡表明,中國經濟前路仍坎坷。(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6月出口以近5個月以來最快的速度成長,原因是在解除防疫封鎖後,工廠加速運轉,但進口急劇放緩、新一波疫情爆發和全球前景黯淡表明,中國經濟前路仍坎坷。
《路透》報導,分析師表示,今年春天中國政府推出的廣泛防疫封鎖措施重創了這個全球第2大經濟體,出口反彈反映了供應鏈中斷和港口壅堵的緩解。週三(13日)公布的官方海關數據顯示,6月出境出貨量年增17.9%,是1月以來最快成長,遠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2%增幅,5月成長16.9%。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資深中國經濟學家艾文斯普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這一躍升反映了封城導致的供應鏈中斷有所緩解,最重要的是港口瓶頸減少了。儘管上(6)月中國港口貨櫃吞吐量變化不大,但近期國內航運需求疲軟,未外貌是放了更多港口運能。
官方數據顯示,受封城嚴重影響的上海6月每日貨櫃吞吐量已恢復到去年同期的至少95%。電腦、鋼鐵產品和汽車出口推動強勁的成長。
然而經濟學家認為,隨著全球利率上升以抑制通膨,開始削弱需求和廣泛的經濟成長,出口的力量可能會消退。國內進一步收緊防疫限制大流行的威脅,也壟罩著中國企業和家庭,同時,烏克蘭戰爭給全球供應鏈帶來新的壓力,並提高了出口商的營運成本。
銀保資產管理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Zhiwei Zhang)表示,雖然外貿繼續成為中國經濟表現最好的「引擎」,但前景仍是一條崎嶇不平的道路。張智威補充,隨著發達國家的需求從商品轉向服務,下半年強勁的出口成長可能難以持續,目前上海等城市的疫情復燃,再次給中國第3季經濟復甦帶來不確定性。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