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四接重演三接?學者憂過度集中討論珊瑚

2022/07/07 13:03

台電環保處長温桓正解釋東移方案對珊瑚生態影響。(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台電7日上午對外宣布協和電廠與第四接收站「東移方案」,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講座教授方力行指出,討論協和生態海域時,過度集中珊瑚讓人憂心,他指出「北海岸不是最適合珊瑚的生態系」,反而藻類有固碳效益,適合促進大型藻類繁盛。

方力行說,應以真正的科學做合理的判斷與改善,他指出,北海岸不是最適合珊瑚的生態系,珊瑚不應過度集中討論,其它生物也應討論,未來防波堤若有適當的設計,就像是「都更可能更好」。

方力行表示,從協和海域調查的影響中,其實促進大型藻類繁盛是有可行性,因為海藻、藻類有固碳作用,台灣地狹人稠,要種樹減碳不容易,反而能育藻減碳、有利生態系復育,還能進一步發展碳權。  

台電環保處長温桓正表示,東移方案是去年11月第3次環評初審後,台電被要求重新檢視所有可能性。經濟部次長的曾文生當時也交代台電,把環評委員出題的功課重做一遍,如今曾文生身為台電代理董事長,出現自己出的功課自己交。

温桓正指出,台電重新作答的過程,包括西部海岸新增陸管或是海上新增海管送到基隆協和電廠,評估點還有協合周遭的大武崙漁港、中油LPG深奧港就近供氣,連評估鞋合廠內找出新空地或削山等等,通通都不可行,台電才回頭檢討,找出新的填海造方案。

台電說明,填地方案原規劃填海面積18.6公頃,填方量為350萬立方公尺,如今台電提出「東移方案」,填海面積進一步縮小為14.5公頃,填方量減為195萬立方公尺。填地方案經過調整,可完全保留海扇及潛堤區珊瑚。

台電也委託力新科技顧問公司進行海域生態調查,力新科技技術總監陳柏志表示,進行調查深度包括7米、10米與15米,後兩個深度幾乎都是沙地為主。

台電專總吳進忠也說自己是基隆女婿,協和現有燃油機組已有年歲,協和改善計劃會有好空氣,四部燃油換成兩部燃氣後,每年空汙排放許可量從2萬8052公噸降到1221公噸,可降96%,至於在溫室氣體減排也大降52%。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