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自由時報主辦,經濟部國貿局及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等單位協辦的「台灣 2050能源及產業淨零轉型策略座談會」29日舉行,主持人為自由時報總編輯鄒景雯(左3),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右3)、台積電「企業環保安全衛生處」處長房漢文(右2)、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何晉滄(右1)、中鋼董事長翁朝棟(左2)、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左1)等人與會座談。(記者叢昌瑾攝)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台灣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已公布,經濟部是其中最重要執行單位。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參加本報舉辦的「台灣2050能源及產業淨零轉型策略座談」,強調以拓展從成熟到創新的各種綠能及協助產業減碳等達成目標。她也強調過去政府腳步比國際上慢很多,蔡政府上任後發展綠能,減碳議題才變成吃重政策。「過往我們是慢了,但現在跟很緊」,希望跟上國際腳步。
「台灣2050能源及產業淨零轉型策略座談」由本報總編輯鄒景雯主持,邀請經濟部長王美花、台積電企業環安處長房漢文、經濟部中企處長何晉滄、中油董事長李順欽、中鋼董事長翁朝棟進行對談。
鄒景雯指出,在淨零碳排此一國家與世界接軌的路徑圖當中,4大轉型策略經濟部就佔了2個,對未來成敗是重中之重,自由時報則將在政策與社會對話中扮演重要角色。她也強調過去政府淨零的腳步是慢的,現在加緊步伐,由進步政府帶領進步團隊在淨零方面與國際接軌,一如台灣國際地位的進展,是可預期的。
在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中,包括電力完全去碳以及產業減碳,經濟部都是其中最重要執行角色。王美花表示淨零碳排政策「經濟部若是第2位,沒有人會說是第1位,我們是最吃力的角色」。
她也強調,目前政府以急行軍方式急起直追,因為過去政府在淨零上腳步比國際上慢很多,蔡總統上任後發展綠能減碳,才變成吃重政策。
王美花也說,現在國際淨零腳步更快,「IEA(國際能源總署)開會我都很緊張,因為開一次會KPI就設得更高,但也提供更多指引」。她也強調現在政策全部出爐「跟得很緊」,台灣作為國際一份子將跟上國際腳步。
王美花也列舉經濟部重要政策,第1是拓展再生能源,包括已規模化的再生能源與新型能源。
她強調,目前再生能源量體最大的就是太陽光電、離岸風電,今年上半年太陽光電已突破8GW裝置量,較蔡總統剛上任增加5.4倍,「是急行軍在走」。離岸風電今年也有2座風場將完成,預計有高達2GW裝置容量。
在風光方面,除了已規劃的量能,為淨零經部也希望進一步技術突破。例如以矽堆疊技術提高太陽光電效率,離岸風電引進新的「浮動式」示範機制。而除成熟的再生能源外,王美花也強調較新、較困難的再生能源如地熱、生質能等,也在持續推動。
她強調地熱目前有清水等新案場,但面臨問題是探勘風險及成本較高,將推新政策由政府減少風險,如由地調所先行探勘、配合中油鑽探能量。
在法規面,經部也將在再生條例中增訂專章,避免過去以「溫泉法」、「山坡地保育條例」等審查不適用的困境。此外,生質能、海洋能今年也新增躉購費率。
產業方面,王美花表示台灣製造業佔的量體很高,包括半導體業需電很大,台灣科技業者很早就朝向效率、低能耗,經濟部將輔導產業自製程改善、燃料轉換跟循環經濟3面向合作,包括鋼鐵、石化降低能耗,燃煤改燃氣或生質能等。
而對產業擔心買不到綠電,王美花也強調目前經部已盤點需求面向,同時思考最新機制,如公有地標售增加附帶條件,就是其建設的一部分綠電要釋放到交易平台,讓中小企業能買到一定額度綠電,並由政府成立媒合機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