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擴大數位監理 外銀、中資銀明年加入API申報作業

2022/03/17 16:36

從明年開始,外商銀行及中資銀行在台分行從明年1月起,全面採API申報方式申報。(記者王孟倫攝)從明年開始,外商銀行及中資銀行在台分行從明年1月起,全面採API申報方式申報。(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本國銀行40家從今年1月起,已經全面採API自動申報全部財務報表;金管會今天表示,銀行業導入API申報有四大效益,包括:提升申報效能、安全及品質等,已請外商銀行及中資銀行(陸銀)在台分行從明年1月起,也積極配合,全面採API申報方式申報。

金管會檢查局副局長張子敏表示,為因應國際監理科技發展趨勢,建立有效且精準的監理機制,金管會積極推動銀行業全面改採API方式申報,經3年來循序試行及導入,本國銀行業已配合自本年1月起,於檢查局「銀行及票券公司監理資料申報窗口系統」(單一申報系統)全面採API自動申報全部財務報表。

張子敏強調,金管會更鼓勵銀行業積極推動API申報機制整合內部自動化,以發揮整體自動化申報最大綜效,有助於實現自動化智慧法定報表申報機制,邁向監理科技新紀元。

至於採用API方式申報之效益為何?張子敏表示有4大效應:

第1、提高申報效能:以API介接自動進行申報,可減輕銀行前端申報人工作業負擔,提高申報效能。

第2、提升申報資料品質:API申報可整合內部申報資料自動產出,發揮自動化申報最大綜效,避免人工輸入耗時或輸入錯誤,確保申報資料正確性。

第3、提升申報安全性:API申報機制除具加密傳輸外,並採用多重安全機制,較原有人工上傳更具安全性。

第4、有助於未來API「顆粒化」申報推動: 讓金融機構先熟悉API申報機制,有助於配合未來規劃以顆粒化資料申報作業之推動,增進資料蒐集效率,減少重複申報,提高監理機關資料運用彈性,儘早發現異常與風險,進而達到「精準監理」,更有助於未來採用國際監理機關倡導的顆粒化(Granular)資料申報推動。

所謂「顆粒化」是指不同屬性或面向的細緻化資料,也就是把資料切的更細,例如:授信資料可依借款人行業、期間、利率、擔保品、集團等不同屬性往下切割與分類,資料顆粒化越細,涵蓋面越廣,有利於資料重組、探勘與分析。

張子敏強調,為加速推動數位監理申報作業,金管會已請外國銀行及中國銀行在台分行積極配合,自明年1月起全面採API申報方式申報,以早日實現監理數位轉型目標。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