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預計,未來幾個月供應鏈壓力可能會緩解。(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世界貿易組織(WTO)首席經濟學家週一(14日)表示,造成全球貿易瓶頸更大的因素是需求激增,而非供應鏈阻礙的結果,預計未來幾個月壓力可能會緩解。
《路透》報導,世貿組織在去年10月曾認為,對商品的需求將在2022年初降溫,隨後出現Omicron變異株導致經濟活動受到限制。
WTO首席經濟學家庫曼(Robert Koopman)表示,鑑於消費者不能或不願意外出用餐或旅遊,因此消費支出持續轉向商品,而非服務。
庫曼指出,對於商品貿易而言,需求過剩可能造成了3分之2到4分之3的明顯短缺。在積極、快速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下,需求的結構性轉變導致了這一結果,許多人都談到了供應鏈中斷。
庫曼提到,供應中斷在汽車產業最為明顯,以及其他正在適應生產從中國轉移到越南、馬來西亞或印尼等國的企業。庫曼點出,美國塞港、二手車價格等指標性數據正在逐漸回落,港口吞吐量也有所回升。
庫曼表示,自己非常有信心,未來3、4個月內將看到通膨壓力減輕,但前提是沒有新的地緣政治或公衛衝擊。與此同時,仍有一些公司警告,貿易管道壅堵可能要等到明年才能看到業務恢復正常。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