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北市開封街昔日店王旁閒置地下商鋪 出現法人1次收購11間

2022/02/10 10:03

法人、自然人聯手在去年12月砸近1千萬元,1次收購台北市開封街、屋齡逾33年的「台北中心大樓」地下商場11間商鋪,每坪收購單價均價落在25萬元,相較2014年每坪不到4萬元,單價暴漲逾5倍。(翻攝自Google Map)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熱錢太過洶湧,昔日開封街店王旁,一度出現部分商鋪閒置的老舊地下商鋪,竟有法人、自然人聯手在去年12月砸近1千萬元,1次收購台北市開封街、屋齡逾33年的「台北中心大樓」地下商場11間商鋪,每坪收購單價均價落在25萬元,相較2014年每坪不到4萬元,單價暴漲逾5倍。

根據內政部實價網最新揭露資訊,去年12月,由台灣店面租售有限公司、錦泓消防興業以及其他自然人次收購11間,單間總價最高為125.2萬元、最低1間為68.2萬元,11間收購總價逾925.1萬元,每坪收購均價約25萬元上下。

進一步查詢該地下商場租金揭露紀錄,自2013年8月實價登錄政策上路至今僅有1筆,2018年9月,由89間小商鋪打通的大型店面,並以月租金45萬元租出去,承租面積約302.31坪,拆算每月每坪租金單價約1489元。

若參考此租金揭露實價,假設小間商鋪每月每坪租金1200至1300元,租金收益率高達逾5%,甚至接近6%,倘若每月每坪租金1千元,租金收益率也超過4.5%。

地下商鋪租金收益率高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該地下商鋪因為早期使用不善,效益並不高,但後來有專業人士一攤一攤去慢慢洽談,才得以整包出租,整個案子屬於小單位高坪效,投報率相當高,吸引想要有穩定收益的買方接手。

房產業者指出,該路段、開封街一段上1樓小坪數店面曾經出現每坪逾600萬元的實價揭露紀錄,而近期出現收購的地下商鋪就在同一條街上。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受到疫情、電商的整體性衝擊,再加上商圈移轉、人流降低,都使精華商圈的店面經營不易,尤其早期以大商場、小店舖分售分租的店面在缺乏管理、行銷的加值下,更容易出現崩壞的現象。台北中心大樓位於站前商圈最熱鬧的開封街,早期受惠於補習、電器、交通三商圈重疊的優勢,市況火爆,但在軌道路網取代公車轉運、少子化衝擊補習業生態,以及外客兩年掛零,讓過去的店王蒙塵,而地下商場更是首當其衝。但透過產權整合、擴大租賃規模、招攬知名零售品牌進駐,倍增使用率及租金,也間接帶動收益價格暴增,確實是點石成金的高明投資經營手法。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