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格防疫和限制高汙染產業的情況下,中國舉辦冬奧會恐拖累北京,難提振區域經濟。(歐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Omicron疫情爆發和控制汙染的行動,將對消費者和工業活動帶來壓力,因此中國舉辦冬奧會在更大的程度上可能會拖累北京,而不會提振區域經濟。
《彭博》報導,對現場觀眾的禁令代表北京舉辦這場國際運動賽事,不會出現應有的旅遊、消費成長,為遏止變種病毒爆發而採取的嚴格防疫措施,將使旅客卻步。同時為確保冬奧會期間北京天空清澈,當局對於高汙染產業的限制,意味著鋼鐵廠正在抑制產量。
野村證券(Nomura)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Lu Ting)表示,冬奧會將影響今年第1季的工業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由於病毒暴發的因素,冬奧也無法提振消費。
冬奧會將於本(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和河北張家口市登場,但1月中旬以來,北京疫情不斷升溫,促使當局決定不向一般民眾出售奧運會門票,只開放特定受邀觀眾入場觀賽。另一方面,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將被限制在交通、住宿和比賽會場的巨大泡泡中移動。
彭博中國經濟學家朱懌(Eric Zhu)表示,鑑於冬奧、帕奧會和預定於3月舉行的全國人大會議,北京可能在今年Q1維持限制,這將繼續削弱原已陷入困境的旅遊業和服務業。
根據國際奧會(IOC)的報告,中國2014年曾預估冬奧、帕奧會的支出將達15.6億美元(約新台幣438億),當時也預估這項投資將為當地帶來長期利益,光是票務收入預估可達1.18億美元(約新台幣33億),現在看來恐難以實現。
陸挺表示,冬奧會對經濟的拖累可能是暫時性,預計不會對中國上半年的成長產生重大衝擊。但疫情導致冬奧會無法帶動消費需求,整體而言是有一些短期影響。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