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左)11日出席第75屆工業節慶祝大會,在會中接受工總理事長王文淵(右)呈遞的建言書。(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李雅雯/台北報導〕全國工業總會今(11)日舉辦第75屆工業節慶祝大會,總統蔡英文前往致詞。他在致詞中強調,有人主張重啟核四,不過核四設計過時、設備停產,重啟需要耗上巨額投資和10年以上時間,「重啟核四,不會是我們的政策選項」。
蔡英文指出,感謝業界領袖努力,讓台灣在疫情下仍拿出亮眼經濟表現,上個月出口額達401億美元 ,創下歷年單月新高,連續16個月正成長,主計總處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有機會達6.01%。面對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重組,台灣要把握機會讓經濟加速成長。
蔡英文表示,國家政策要穩定,才能穩健地向前走,產業發展要有安全具有彈性的供電系統,均衡全國區域性電網、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就是重要關鍵。三接完成後可以讓天然氣取代燃煤、降低空污,也有助於穩定北部電網,減緩南電北送或中電北送問題。
蔡英文提到,有人主張重啟核四,「這不會是我們的政策選項」。他說,核四位於地震斷層帶上,周邊80公里受災區都無法承受風險,考量安全跟核廢料問題,周邊城市北北基桃,不分政黨都不支持核四。核四設計過時、設備停產,重啟耗時10年以上,還要巨額投資;同樣的時間和投資,可用在新型能源開發。
蔡英文說,政府積極地加強國際經貿合作,美國TIFA對話重啟、申請加入CPTPP。相關國家對於台灣的支持取決於台灣能否符合高標準市場開發、展現解決貿易問題的決心,我們進一步開放美國豬肉進口,就是展現願意解決困難的決心,過程中也會注重食安。
蔡英文強調,公投結果沒有政黨勝敗的問題,只有影響台灣未來走向的問題,供電能不能穩定、產業能不能發展,這些都是產業界最在意的事情。拜託業界領袖和政府一起努力,為台灣整體利益思考,讓國際這條路走得更加寬廣。
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王文淵早於蔡英文上台致詞,他則主張綠電能源政策需要再思考。他說,面對節能減碳趨勢,業界都期望產業發展兼具經濟成長、環境保護,循環經濟是目前節能減碳最有效方式,經濟部主管也有同感,政府在能源使用上要有所改變。
王文淵說,各式能源都有優缺點,舉例來說,風力發電雖是綠能,但也有低頻噪音等污染問題,對海洋生態造成影響,歐美地區也正在進行部分風力發電機移除。有學者提到,台灣土地面積小,能源不可能只依賴進口,更不合適發展風力、太陽能等綠能,值得我們思考。
王文淵認為,有團體倡議台灣碳費要收每噸10美元,恐讓台灣失去國際競爭力。他說,推動能源使用結構改變,也要考慮成本問題,某些團體建議台灣碳費每噸徵收10美元,參考鄰近國家,日本預定2.61美元、3.71美元,台灣要保有國際競爭力,沒有條件比他們徵收得更高。
王文淵呼籲,產業界立即推動循環經濟、節能減碳,讓整個供應鍊可以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將近2年,台灣在政府、國人努力下有效控制疫情,考量防疫優先、安全無虞前提下,可逐步寬鬆邊境管制措施,讓商務往來和人員流動正常化,台商可以順利返鄉過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