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全球能源荒 大型油商滿手現金 卻不願擴大資本支出

2021/10/31 16:12

雪佛倫(Chevron)等多家全球大型能源公司,手頭握有數年來最龐大的現金部位,卻無意擴大支出,增加石油和天然氣供應。 (路透)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彭博報導,儘管全球多家大型能源公司手頭握有數年來最龐大的現金部位,卻無意擴大支出,增加石油和天然氣供應,讓目前面臨石油和天然氣短缺問題的歐洲和中國,更難因應冬天需求。

 艾克森石油、皇家殼牌石油和雪佛龍(Chevron)最近都證實,他們將把因能源價格上漲而得到的意外獲利,用於買回股票和發放股利,明年雖然會調高資本支出,但這是在今年基期特別低的基礎上所做的增加。

 這與前一波油氣價格大漲時的作法迥然有別,例如在2010年年初,美國開始開採頁岩油,加上擔憂石化燃料短缺,促使大型能源公司擴大資本支出,此次擴大資本支出的行動,結局相當悲慘,除了導致產能過剩,也失去對成本的控制。

 這次大型能源公司更情願多保留現金或發給股東股利,因為這些企業和它們的股東對於過去10年的低回報率已感到厭倦,並擔憂這些企業面臨的氣候變遷風險。

 例如,雪佛龍今年第3季的現金流創下史上最高,但明年的資本支出規模卻比疫情爆發前低20%,並增加買回股票金額。該公司明年的資本支出接近150億美元至170億美元範圍的下限,比2014年少約60%。

  艾克森石油上週則宣布將啟動買回股票計畫,並將長期年度資本支出控制在200億美元的目標下限,比疫情爆發前低30%。

 紐約CFRA Research分析師葛利克曼(Stewart Glickman)表示:「他們被價格崩跌重創才沒有多久的時間,因此對於資本支出保持謹慎,不令人意外。他們很像是卡在2大極端人口之間-要求永續投資(ESG)的一群人和希望拿到現金的股東。」

 大型能源公司可以藉由不要擴大在石化燃料的資本支出來滿足上述2群人,但對於要求更多供應的消費者而言這是個惡兆。歐洲和亞洲目前爭搶液化天然氣,導致價格飆上歷史最高,美國和印度已要求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和俄羅斯等產油國擴大產能,中國也下令國有石油公司不計代價確保供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