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企業頻頻踩雷,引起國內市場關注,根據統計,我境內外基金合計曝險中國金額為5132億元。圖為中國上海。(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繼中國房地產集團恆大爆出財務危機風暴,今天又傳出另一家房企花樣年控股宣告債務違約,引起國內投資市場關注;金管會表示,我國保險業並未投資大陸(中國)房企,至於國人購買的境內及境外資金,截至今年8月底,對中曝險位達5132億元。
中國房產企業連環爆,不只恆大集團,另一家總部設在廣東的房企集團花樣年也公告,一筆在昨(4日)無法如期支付的債務2.05億美元,已遭國際信評機構降級為「垃圾債」;而民進黨立委郭國文也點名,日前曾經傳出財務危機的中國地產企業,還包括華夏幸福、佳兆業、建業地產與融創等。
有關我國金融業對中國房企集團曝險狀況,首先,在保險業方面,金管會保險局主秘蔡火炎表示,根據統計,業者並無直接曝險在中國房產集團,截至7月底,保險業投資中國有價證券約2575億元,占保險業國外投資比1.34%,對中曝險比例並不高。
其次,在投信業方面,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指出,並未針對每檔基金的投資標的,有多少金額投資房企的統計資料;投信本來就要善盡善良管理人責任,去管理基金資產,投信業應注意風險管理,並落實內控制度、注意投資標的分散性。
若進一步看,我國境內基金投資中國市場,截至8月底,有335檔、金額3725億元(新台幣),占境內基金規模比重32.24%,占整體投信規模7.61%;境外基金有458檔投資中國、金額為1407億元,占境外基金國人投資金額3.5%,境內加上外基金後,合計對中國投資金額5132億元。
對此,蔡麗玲強調,之前已要求投信注意投資標的公司的財務狀況、債信變動、流動狀況,尤其,中國有新興市場風險、政治風險、資金匯出入管制風險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