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跌跌不休!人民幣傳統型保單前7月衰退89%

2021/09/30 14:25

人民幣計價保單銷售直直落!根據統計,今年前7月傳統型人民幣保單大減89%(記者王孟倫攝)人民幣計價保單銷售直直落!根據統計,今年前7月傳統型人民幣保單大減89%(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金管會統計國內外幣保單銷售情況,其中,外幣「傳統型」保單前7月年減29%,3大計價外幣(美元、澳幣及人民幣)全都跌,而跌幅最大為人民幣「傳統型」保單,前7月保費收入僅0.21億人民幣,衰退幅度達89%。

外幣保單主要分為「傳統型」及「投資型」兩大類。

對此,壽險業主管表示,受到國內外投資市場交易熱絡之影響,不僅獲利「強強滾」,投資型外幣保單今年以來更是大熱賣,反之,傳統型受到排擠效應而衰退。

根據金管會統計,壽險業今年截至7月底,外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約新台幣3387.6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其中,今年前7月外幣投資型商品賣出1691.97億元,年增率暴增130%,不過,外幣傳統型商品為約1695.64 億元,年減29%。

也就是說,今年以來,多虧投資型保單大熱賣,使得整體外幣保單商品銷售成績,能夠彌補傳統型衰退的缺口,尚能維持正成長;此外,由於投資型保單保費收入快速拉高,目前與傳統型占比相較,兩者已經打平、呈現五五波局面。

其次,若以「幣別」來看,去年保費收入已經大跌的人民幣保單,今年以來仍無法走出谷底,持續一路走跌,顯示短期難獲國內保戶青睞。

統計顯示,今年前7月「人民幣投資型保單」保費收入為3.16 億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年減42%;「人民幣傳統型保單」僅剩0.21億人民幣,跌幅達89%。

其實,人民幣保單保費收入從去年就開始大跌,2020年前7月投資型保費收入為5.46億人民幣,與2019年同期相較大跌85%,至於傳統型商品為1.87億人民幣,年減13%。

也就是說,去年人民幣保單跌最多是投資型(前7月跌幅85%),今年又輪到傳統型商品(前7月跌幅89%),無疑是雪上加霜。

至於今年前7月外幣投資型賣最好,仍然是「美元」計價商品,而美元計價保單也是外幣保單的最大宗占比;根據統計,前7月美元投資型保費收入為58.69億美元,年增率達163%,但美元傳統型同樣也是衰退,年減24%。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