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8月CPI年增2.36% 今年第3度突破通膨警戒線

2021/09/07 17:58

豬肉供給減少,8月豬肉漲7.2%、為78個月來最大漲幅。(資料照)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公布8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2.36%,較7月增加0.59個百分點,主因蔬菜、水果價格上漲,加上恢復夏月電價,使電費上漲所致。17項重要民生物資平均年增2.98%、漲幅創31個月新高,以沙拉油漲10.43%最多,豬肉漲7.2%居次、為78個月來最大漲幅。

主計總處調查,8月CPI較7月漲0.59%,較去年同月則漲2.36%。7大類指數中,仍以交通及通訊類年漲6.51%最多,主因油料費續受去年低基期因素影響,上漲23.24%,機票價格也漲26.64%;食物類年漲3.84%居次,主因6月以來連日豪雨影響供給,蔬菜及水果分別上漲35.22%及3.6%,加上肉類及水產品價格各漲5.38%及2.84%所致。

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17項民生物資,8月平均年增2.98%。主計總處專委曹志弘表示,豬肉上漲幅度大,只要是2至4月小豬養成率不佳,使今年供給減少,且飼料成本提升,加上中元普渡需求推升,使豬肉漲幅達7.2%居次、為78個月來最大漲幅。

沙拉油、調理油部分,同樣因黃豆國際行情偏高,雖然已自4月高點回落,但價格仍高,加上廠商去年促銷力道大,去年8月沙拉油價格跌幅大,今年成本提高後場商減少優惠、價格也有調整,價格小幅年增0.02個百分點,一來一往下,沙拉油、調理油漲幅達10.43%,為119個月來最大漲幅。

針對國內通膨狀況,曹志弘分析,由於國際原物料仍在高點,國內雖對油價、桶裝瓦斯有緩凍漲機制,但主要原物料還是要靠進口,未來會不會影響到下游物價仍要關注,至於天候因素若平穩,蔬菜漲幅趨緩,CPI就會回復到2%左右,整體來看國內尚無通膨現象。

他強調,原物料行情會受供需影響,間接影響物價,最近因疫情關係供給減少,但疫情下需求可能也會減少,因此近期國際原物料價格波動不大,若沒有持續攀升,國內通膨壓力就小很多,目前來看通膨還是短期因素,只要供給恢復,價格就可望往下走,尤其歐美國家疫苗施打進度提高,供給就會慢慢恢復。

另外,8月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11.88%,其中,國產內銷物價指數年增15.66%,主因基本金屬、石油及煤製品、化學材料製品、藥品價格上漲所致。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較7月上漲0.64%,主因農產品、基本金屬及金屬製品等價格上漲,加上恢復夏月電價所致,但石油及煤製品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