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不解中國科技企業被折翼 德學者:華爾街應讀讀習思想

2021/08/03 07:57

德國分析師岡特認為華爾街應讀讀習思想,才能理解中國的政策制定。(路透)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自去年11月中國金融科技巨擘螞蟻集團在滬港上市倒數時刻被突然叫停以來,北京對中國範圍廣泛的科技企業展開一連串監管打壓,這些科技公司宛如被折翼,市場也因而劇烈震盪。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高級分析師岡特(Jacob Gunter)建議華爾街的決策者應「讀一讀習近平思想」,才能了解中國的政策制定。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事實上自去年以來,中共領導高層就一再表明「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然而中國經濟才剛從(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中復甦,就揮拳重創大企業,令人費解。

報導說,最新的打擊政策針對補教業,禁止其從數百萬學子的教育投資中獲利。在美上市的中國3大補教巨頭好未來、新東方和高途在線股價1週暴跌65%至70%。

而上月初, 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在紐約首次公開募股(IPO)僅4天,就被要求下架應用程式,滴滴市值1週內蒸發170億美元。食物外送平台美團上週也被勒令遵守勞動保護新規,使其股價狂跌30%。

岡特告訴德國之聲,中國當局早就提出要對企業實施更嚴厲的監管措施,顯然他們認為後疫情時代是頒布新規的理想時機。他說,「這些動作都表明了一個總體趨勢:為了實現經濟之外的目標,中國領導人似乎越來越願意承受重大經濟損失」。

岡特認為,螞蟻集團、滴滴出行和遊戲巨頭騰訊只是完美的代罪羔羊,被用來殺雞儆猴,迫使其他科技公司就範。 他說:「打擊幾家大型科技公司是向整個商界傳遞訊號的最好方式,亦即當局並非兒戲。然而我認為中共的目的並非摧毀螞蟻、阿里或滴滴,而是想更加控制他們」 。

北京的監管打壓令全球投資人不安。投資人普遍認定美國發動貿易戰以遏止中國高科技公司崛起。而20年來中國經濟呈兩位數增長,未來有可能凌駕美國,成全球最大經濟體。該預期則提升了投資人對中國上市企業的收益信心。

岡特說:「我們不要自欺欺人,華爾街多數決策者都不是中國問題專家,看不懂中國的政策制定」,他補充:「他們最好讀一下習近平思想」。德國之聲指出,「習近平思想」首度在2017年提出,意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著作和講話。連同其他措施一起,它試圖確保中共領導層在中國重大事務中的話語權,並確保優先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