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吳嘉隆:台灣與大國博弈3部曲

2021/06/09 21:29

台灣與大國博弈3部曲。(示意圖,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今(9日)在其臉書發文指出,台灣的主權地位發生了2次大的變動,第一次是在1895年清朝在甲午戰爭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第二次則是為了不讓中共跨過台灣海峽,1954年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政府簽下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使台灣成為美國的地盤,有趣的是,台灣命運的2次改變居然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的大國博弈,即朝鮮半島的爭奪。若反觀看台灣,吳嘉隆認為,台灣與大國博弈的關係可以有3個層次來觀察,即「台灣是棋子,成為大國爭奪的目標」、「台灣是棋子,但也是棋手」、「台灣躍身成為大國博弈的棋手」3部曲。

吳嘉隆在臉書表示,在過去一百多年裡,台灣的主權地位發生了2次大的變動,而這2次改變都是來同一個地方的大國博弈,即對朝鮮半島的爭奪。分別為日本為要拿下朝鮮半島,作為進軍中國東北的跳板,於1894年跟清朝打了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在隔年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另一次為1950年爆發的韓戰,當時麥克阿瑟下令第7艦隊南下台灣海峽,為不讓中共跨過台灣海峽,美國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在1954年簽下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使台灣成為美國的地盤。

吳嘉隆也補充了朝鮮半島的命運,即在中國強的時候,朝鮮半島歸中國管,後來日本強大起來成為東亞地區另一個霸權之後,就一定要爭奪對朝鮮半島的控制權,直到了二戰結束之後,美國與蘇聯崛起,大國博弈的結果造成現今朝鮮半島的南北分割。

反觀看台灣,吳嘉隆認為,台灣與大國博弈的關係可以有3個層次來觀察,第一部曲是,「台灣是棋子,成為大國爭奪的目標」。吳嘉隆指出,當東亞地區出現2個霸權,那就會出現「中國強,台灣就歸中國,日本強,台灣就歸日本」的局面,但當出現世界級霸權前進到東亞地區的時候,台灣就歸世界霸權控制了,從歷史來看,前有荷蘭,後有美國。吳嘉隆稱,在這一點上而言,台灣與上述所言的朝鮮半島的命運是很相似的。

而第二部曲是,「台灣是棋子,但也是棋手」。吳嘉隆稱,台灣創造出自己的籌碼,不僅只是地緣政治上基於戰略要衝地位,是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台灣自己也打造出半導體產業,且技術確實領先,所以台灣在依賴別人的時候,也創造了別人對台灣的依賴。

吳嘉隆稱,如今眾所皆知晶片是戰略物資,而下一個戰略物資就是疫苗,因為以後的戰爭形式可能會經常看到生物戰。因此台灣要開始啟動下一座護國神山,打造下一個關鍵產業,就是生技醫療產業。當台灣掌握2大戰略物資,台灣有了籌碼,那台灣不再只是棋子,同時也會是棋手,台灣在大國博弈當中就不再只是被別人玩,也可以開始影響別人怎麼玩。

最後的第三部曲則是,「台灣躍身成為大國博弈的棋手」。吳嘉隆稱,當看透了大國們的戰略思考,我們開始也可以叫牌了,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屆時其他大國多少也要賣台灣面子,不能再對台灣指指點點,大呼小叫。

讀者看到這可能會想說怎麼可能呢?吳嘉隆提出反問,表示一旦中共被查出來是在對世界發動生物戰,成為人類公敵,那麼中國將會被所有國際組織排除出去,屆時你覺得台灣的地位會怎樣?

吳嘉隆指出,在國際組織裡面,仍然必須有人代表中國,但如果中共的這個中國,無法再被世界接受的話,那想想接下來我們的對岸會發生怎樣的政治變化?甚至再想像一下,如果中國被解體,分裂成幾個國家,那台灣這邊該怎麼處理?吳嘉隆認為,屆時台灣的國際空間還會比現在更大,更強,不要說是美國的邦交,聯合國的席位,甚至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也可能有。

也因如此,吳嘉隆強調,台灣絕對要發展強大的國防,軍事上至少要有研發的實力,要像以色列那樣強悍!並表示,其這樣主張的時候,其實已經看到台灣將來會出現巨大的國際空間,而台灣必須以強大的軍事實力在大國當中周旋,稱「以前,台灣追求的策略是小而美,以後,台灣追求的策略是小而強。」

最後,吳嘉隆在文章最後也指出,台灣處在中國、日本與美國三個強權的交界處,讓台灣的命運注定與大國博弈密不可分,想跑都沒得跑!所以只好面對,只好以小搏大,除此之外,台灣的命運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圖由吳嘉隆提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