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通膨升息如影隨形 股市要有覺悟

2021/05/17 08:01

美國勞工部5月12日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字年增4.2%,創下12年來最大漲幅。圖為紐約賣場一景。(美聯社)

美國4月CPI年增4.2% 嚇壞投資人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市場對於通膨的疑慮持續加深,美國勞工部5月12日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字年增4.2%,創下12年來最大漲幅,也遠比預期來得高,嚇壞美股投資人,標普500指數也在12日早盤下挫。美國聯準會(Fed)希望維持通膨率在2%目標,通膨飆升如此迅速,會為股市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投資人應該擔心嗎?

聯準會希望通膨率維持在2%左右的目標,既不會太熱又不會太冷,然而4月數字直接衝破4%,市場擔心,如果通膨迅速竄高,無論是原物料、糧食、汽車,甚至是汽油的價格將飆漲,將侵蝕一般民眾的存款,導致消費緊縮、景氣大壞。而且通膨持續升高,將迫使央行官員不得不選擇升息,如此一來勢必會拖累股市。

究竟高通膨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一般而言,通膨升高,代表物價上升,理論上薪資也會跟著成長,將使公司成本增加,如果公司沒能夠把成本轉嫁到買家身上,那麼將侵蝕到公司淨利,同時影響公司估值。再加上通膨持續攀升,理論上央行也將出手縮表升息對抗通膨,一旦升息融資成本就會提高,資金恐怕也會從股市、房市等資產向銀行回流。

許多分析希望能解釋通膨與股市報酬率兩者之間的簡單關係,但卻得出相反的結果,主要是因為市場上有太多的因素同時在發生,無論是不同地方或時間區段,都會得出不同結果。多數分析只能闡明,「通膨預期」確實會對股市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端看投資人避險的能力和政府的貨幣政策如何進行。

1980年Fed前主席沃克無畏經濟衰退壓力,堅持選擇大力升息和通貨緊縮,擊敗高通膨危機。(路透)

1980年美國高通膨 Fed以20%基準利率因應

歷史上高通膨的時刻,通常被視為經濟狀況相對不佳的時期,這段期間物價上漲的速度會追過民眾薪資增長的速度。惡性通膨時期則更可怕,因為物價飛漲的速度會更加驚人。通膨一旦超過5%,甚至10%、15%,一般薪資家庭將明顯感到資產縮水,加上預期心理還會讓通膨以更快的速度飆升,於是更難阻止。

高通膨的歷史其實離我們說近不近、說遠不遠。在1980年6月,美國CPI曾經一度達到13.6%的高峰,是Fed前主席沃克(Paul Volcker)無畏經濟衰退壓力,堅持選擇大力升息和通貨緊縮的情況下,才擊敗高通膨危機。後來沃克也認為這次的危機,主要原因就是過量的貨幣供給。

沃克透過強力的緊縮政策,和高達20%的聯邦基準利率,才成功遏止不斷上漲的貨幣供給和貸款額度,1984年美國平均CPI降至5.1%。不過,伴隨而來的是短期內經濟衰退的代價,GDP負成長、銀行和企業獲利大減,失業率大增,但後續也為美國經濟奠定基礎,迎向1984-2007年的大穩健時期(great moderation)。

CPI低於3% 股市平均報酬率15.6%

如果觀察標普500指數過去90多年的表現,會發現當通膨率低於3%時,股市平均年報酬率約在15.6%,然而高於3%時平均年報酬率僅6.3%。也就是說,根據歷史經驗,當通膨處於溫和,對股市相對是利多。不過,一旦通膨失去控制,甚至聞到些許惡性通膨(hyperinflation)的味道,股市又會怎麼走?

近期美國通膨預期上升,主要和寬鬆的貨幣政策、財政刺激政策及預計經濟活動復甦等有關。(美聯社)

德國「手推車通膨」 全民瘋狂炒股

歷史上惡性通膨最慘痛的經驗,莫過於1918年威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根據當時的報導,人們推著一整個推車的錢只為了買一條麵包,後來也有經濟學家以「手推車通膨」(wheelbarrow inflation)來形容那次的災難。

在惡性通膨期間,物價會以極為恐怖的速度向上飆漲,每個月會上漲超過50%,或甚至更快。會發生這種情況,大多是一國的經濟體系幾乎完全崩潰,使得該國貨幣變得一文不值。而引爆惡性通膨的導火線,通常是政府財政赤字過高,導致不得不印製更多鈔票來支應開銷,最終貨幣價值大幅縮水。

那在德國惡性通膨的狀況下,股市表現是如何呢?隨著物價飆漲,貨幣不斷貶值,但手中持有的股票卻也不斷上漲,德國民眾流行到股票交易所賭博,認為這是避免資金損失、甚至讓資金增值唯一的方法。

當時的德國,股票投機風氣風靡深入每一個階層,股價就像氣球一樣,漲到毫無限制的高峰。各階層的人在股票交易上投機,隨便買進自己一無所知的公司,以為自己用毫無價值的馬克買到報酬高達20%的績優股,但隨著價格愈抬愈高,到最後股東預期的報酬率,連1%都不到。

但是這樣的多頭市場並非受經濟基本面好轉所驅動,也不是反映未來更多樂觀的經濟態勢,只不過是反映多數人打算擺脫貨幣,甚至放空貨幣、作多實體資產的傾向。因此,股價雖然達到不可思議的數字,但實際價值已經大幅減少。以黃金價格計算,當時的這些股價已經跌到戰前價值的1/10,長期持有者蒙受巨大的損失。1922年《柏林日報》估計,當時德國所有上市公司的總市值不超過40億金馬克(約2億英鎊)。

扣除通膨 德國股市指數跌逾90%

以名目價格來看,1914-1922年之間,沒有膨脹股本或改變資本額的一籃子股票,股價上漲了13.4倍,但戰爭結束後,1922年10月德國實際股價指數,已經跌到只剩下1913年水準的3%。檢視1920年到1924年的德國股市走勢,若以馬克計價,看似往右上方直線向上,但若以美元計價,會發現其實波動上上下下、非常劇烈。

多年來,由於長期處於通膨低迷的環境,全球央行官員更害怕的其實是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而非惡性通膨。近期美國通膨預期上升,主要和寬鬆的貨幣政策、財政刺激政策及預計經濟活動復甦等有關。Fed主席鮑爾先前也表示,目前的通膨狀況只是「暫時的」,外界也預期,Fed不會因此調整目前寬鬆的政策,將會等到一段時間都超過政策目標,才會採取相關措施因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