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火煤轉氣確定延後 學者怒轟「被限電應該」

2021/05/13 08:22

經濟部昨公布新版電源開發方案。(翻攝自經濟部報告)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經濟部昨公布「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其中因中火新增燃氣機組遭台中市府都審卡關,確定延後一年,兩機組上路時間由2024、25延到2025、26。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今在臉書上表示「笨蛋市長,害台中市減煤比高雄晚2年」,強調中火燃氣機組本來與高雄興達燃氣同時發包的,但「因為愚蠢的市長,堅持要拆機組,才能蓋新燃氣機組,害台中市減煤比高雄晚2年」。

經部昨公布電源開發方案,因應2大供電變數機組上路時間有重大調整。第1是第3接收站外推延後2.5年,雖然大潭8、9號機組仍列為2022、2023年上路,但經濟部也首度推出「受燃料限制之備用率」。

經濟部表示,2023、2024備用率原可達15.3%及18.1%,高於法定的15%門檻;但因三接延後之天然氣缺口,受限制後將減少102到186萬瓩機組,備用率降為12.7%、14.5%;2025三接外推方案正式完成供氣後,會再回到16.9%。

第2大變數則是目前遭台中市府以都審卡關的中火,確定新增燃氣機組延後1年,亦即煤轉氣時間往後延,同時必須以新增IPP(民營電廠)燃氣機組因應。原中火新增燃氣1、2號機組應在2024、2025年上路,因都審卡關,新版方案確定延到2025、2026上路。

莊秉潔今天表示,中火燃氣機組本與興達燃氣同時發包,「因為愚蠢的市長,堅持要拆機組,才能蓋新燃氣機組,害台中市減煤比高雄晚2年」。

他也說,2興達燃氣機組1號機2023上線,而台中燃氣機組1號機已拖延至2025上線。根據環評承諾,新燃氣機組上線、同地點之煤電就要轉備用;目前增氣減煤的政策下,只要有燃氣機組起來,每多發1度電,燃煤機組就會少發1度電。

莊秉潔也批評「這邏輯很簡單,但我們的市長就是聽不懂」。他強調電力是供需平衡的。如果沒有新需求,新燃氣電廠蓋好每發1度電,就會減舊燃煤電廠1度電,「反對的邏輯真的是錯的」。

他也說,有需求的話沒蓋電廠,就只好限電。「而現在台中市發的電已經小於其用的電,被限電也是應該的」。

而外界批評2024起是「大買民間電力」達490萬瓩,但主因中火新增燃氣兩機組各延後上路一年,2024、2025分別出現各130萬瓩缺口;因此該兩年分別新增100、150萬瓩IPP機組。

而協和新機組原訂2025年上路,也因環評因素確定延後到2027,因此又在2026、2027產生130萬瓩缺口,目前規劃兩年新增IPP分別為120萬瓩。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