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指台幣匯率低估 央行:基礎不同 不盡公允

2021/04/18 14:33

美國財政部公布匯率報告,認為新台幣匯率低估,對此,央行表示美國財政部用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而非實質有效匯率評估,兩者基礎不一,不盡公允。(資料照)美國財政部公布匯率報告,認為新台幣匯率低估,對此,央行表示美國財政部用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而非實質有效匯率評估,兩者基礎不一,不盡公允。(資料照)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16日美國財政部公布匯率報告,並未指名任何主要貿易對手國為匯率操縱國,但根據美方報告,仍認為新台幣匯率低估,對此,央行今日發布四點說明,並表示美國財政部用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而非實質有效匯率評估,兩者基礎不一,不盡公允。央行將持續與美國財政部溝通。

央行指出,美方此次引用外部報告指稱,2018年新台幣匯率低估21%;但央行依美國財政部匯率報告評述其他貿易對手國匯率所採用之IMF架構,近年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REER)低估情形持續縮小,在2019年僅微幅低估,且在2020年新台幣REER升值3.4%,目前新台幣匯率已趨近IMF架構所估計之均衡水準。此外,美國財政部用新台幣對美元匯率而非實質有效匯率來評估,兩者基礎不一,不盡公允。

此外,央行指出, 長期以來,央行與美國財政部溝通管道順暢,經常就雙邊經貿及匯率議題交換意見。央行並證實,在此次匯率報告公布前,曾提供「台美經貿關係與新台幣匯率走勢」報告,做為雙方溝通基礎,並建議美國或可考量在COVID-19疫情期間,暫緩三項檢視標準之適用。

有關新台幣匯率議題上,央行與美方溝通時,均強調央行匯率政策旨在維持有秩序的外匯市場及金融穩定,從未意圖獲取不公平的貿易優勢,或影響國際收支的有效調節。

而此次美方匯率報告也指出,尚無足夠證據顯示台灣符合1988年「綜合貿易暨競爭力法案」(Omnibus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ct of 1988)所稱「避免國際收支有效調節」或「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等要件。

央行表示,當前金融自由化及資本自由移動下,大部分全球外匯交易與進出口貿易相關性小,而國際資金鉅額且頻繁移動已成為影響匯率波動的主因,因此衡量均衡匯率更為困難。對美方報告常引用單一模型來評估新台幣匯率低估情形,央行已充分表達不同觀點 。

央行說,長期以來,我國與美國存在緊密且互利的雙邊貿易關係,並為科技供應鏈的重要夥伴。未來央行與美國財政部將在良好的互動基礎上,持續就該部關心議題進行溝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