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長賜輪擱淺讓大家長知識 物理學+經濟學來解惑

2021/03/27 22:47

外媒從物理學及經濟學角度來推論長賜輪擱淺原因。(CNES/AIRBUS DS via REUTERS)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長賜輪擱淺在蘇伊士運河,全球眼巴巴等待脫淺時間,擱淺這幾天,吸睛的不只有梗圖,地理知識也有所長進,外媒更從物理學及經濟學角度來解析這場擱淺災難。

華爾街日報》報導,儘管仍不清楚究竟是為什麼世界上最大的船隻之一「長賜輪」最終駛入運河的東岸,堵塞了航道,並顛覆了全球供應鏈,但是可以從兩個方向來推測這艘貨輪擱淺的原因,一個物理學,另一個經濟學。

報導解釋貨輪尺寸因素,英國海事顧問Paul Stott 說,以前的貨船沒那麼大,直到1996年,最大的集裝箱船才裝載了7,000個貨櫃,每個貨櫃長20英尺。而今,因為更大的船隻具有經濟意義,近年來,包括長賜輪在內的貨輪可以載運超過了20,000個貨櫃,船頭到船尾的貨櫃鋪設延伸75英里。一艘容量為另一艘容量兩倍的大型貨船需要同樣數量的船員,大約需要20到25名,且較大的船隻上每個貨櫃的燃料消耗也較少。

報導還引述比利時淺水和密閉水域機動知識中心的研究員,也是物理學博士Evert Lataire稱,長賜輪在橫渡於蘇伊士運河之前就做了一些與眾不同的事情,就是轉向該航道的西岸附近。他說,「在那時,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了。」

Evert Lataire說明,當造船廠擴大船隻的尺寸,對水動力產生了影響,尤其是在諸如運河之類的淺而狹窄的水域中,想像一下站在岸邊旁,看著船從右向左航行,船與岸之間的水將隨著水的流向,從左到右以相反的方向前進。

如果船隻靠近岸邊並進一步向堤岸擠壓水,則會產生高壓區域,使船隻前部向運河中心移動,而低壓區域則吸引船隻後部對著堤岸,他強調,堤岸效應(“bank effects)在航運業是眾所周知的,不清楚為何長賜輪會離堤岸如此之近。

報導指出,目前埃及官員正在調查,長賜輪擱淺的原因是機械故障或人為失誤所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