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1月獲利報喜,回到疫情前水準。(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中鋼(2002)自結1月合併營收達308.18億元,連續兩個月站穩300億元大關,稅前淨利也達36.1億元、月增42%,年增率也高達386%、續創佳績;中鋼預期,歐美、日、中國等全球主要經濟體持續復甦,下半年鋼市也隨景氣攀揚,可望優於上半年。
中鋼到去年7月為止都處於虧損狀況,直到下半年鋼市大反轉,不論月盤或季盤都開出漲盤,拉高中鋼獲利,業績大拉尾盤,去年11月起順利轉虧為盈,12月稅前淨利繳出25.4億元後,1月衝上36.1億元,單月獲利寫下26個月以來高點,回到疫情前水準。
觀察中鋼盤價調整,今年1至3月的盤價平均漲幅分別為6.1%、9.5%與2.5%,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表示,中鋼調整價格向來穩健溫和,第1季累計漲幅不到2成,已比美國、歐洲鋼廠低。
中鋼1月碳鋼銷售量為87.48萬公噸、內銷比率為71%,黃建智表示,因國內台商回流、基礎建設持續興建、房地產熱絡等,加上下游裁剪業、螺絲螺帽等客戶疫情後需求增加、訂單回流,估計今年內銷比重會較去年提升,黃建智也分析,去年整個供應鏈因疫情偏向保守,庫存有刻意壓低,但鋼市行情明確後,回補效應也很明顯。
產銷方面,中鋼旗下有6座高爐已全開,第1季出貨量估計可達305萬噸,第2季接單可優於第1季或持平,有機會上修到310萬噸。
景氣部分,黃建智說,IMF已調整今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至5.5%,加上各國疫苗配發、施打中,預期6個月後趨於穩定,景氣可能有爆發性成長,「下半年還會比上半年更好」,鋼市也因電動車發展、公共建設推動,總體經濟向上對鋼市是相當正面影響。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