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大師開講》柯承恩:強化台商購併能量 政府可以這麼做

2021/02/23 08:14

台大名譽教授柯承恩認為,政府應善用市場豐沛資金,導引至產業發展,尤其是國際購併,來擴大台灣企業規模。(記者胡志愷攝)台大名譽教授柯承恩認為,政府應善用市場豐沛資金,導引至產業發展,尤其是國際購併,來擴大台灣企業規模。(記者胡志愷攝)

(柯承恩為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管理會計學博士,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各國貨幣寬鬆釋出資金 已遠遠超過金融海嘯時期

各國政府為因應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不管是美國、歐盟、日本都必須要放鬆貨幣供應量,來救急應用,現在資金放出的量,遠遠超過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數量。貨幣供應量一大,自然東西就會跟著漲。目前還不是反應在民生品上面,我們最近看台灣不管是股市、房市,確實上漲幅度是大家想像不到的。

之前2003年SARS危機的時候,台灣房地產是跌的,這次進來的資金,確實是世界貨幣的供應量大增,還有台資回來;去年、前年政府有吸引台資回台政策,所以確實引入不少台資,再加上我們疫情控制得好,所以很多在外台商跟著回來,我有聽一些企業界朋友講,因為在國外待久了,這次因為疫情回來覺得台灣也不錯,就持續待著,同時也把過去20、30年在國外事業發展所得資金,也一起帶回來,所以資金流入量特別明顯。

這次更多的錢出來,要消化這些錢,可能要一段長時間,短期當中就形成房市、股市上漲的壓力,所以對於政府來講,怎麼樣引導這些資金到我們想要的產業發展上面。像政府在推動5+2(編按:指政府提出「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等5+2產業創新計畫,作為驅動台灣下世代產業成長的核心,為經濟成長注入新動能)、5+N(產業創新計畫),那些計劃如果只是用政府預算,其實是不夠,正好又這麼多民間資金回來,怎麼樣設計一些策略、政策,讓這些資金願意流入跟台灣未來發展有關的產業,而不是只流入股市跟房市。

國發會願任私募基金主管 應予肯定鼓勵

最近國發會表明要做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簡稱P.E. fund)的主管機關,以前幾個相關的經濟或是金融主管機關,都不是私募基金的主管機關,所以就不敢開放,國發會的表態,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做法跟示範,因為我們產業面臨轉型的壓力,產業要轉型,一種是內部自己成長,另外一種是靠併購,併購需要有私募基金的促成。

台灣企業在併購方面,雖然這幾年有一些成長,但是比起世界各國在應用併購做為產業發展的策略上,我們其實還是相對的慢,關鍵就是因為資金,這次P.E. fund有個主管機關,對於如何募資很有助益。

台灣我們又有很多保險資金,特別是人壽保險公司,規模大概有30兆,其中70%是投資在國外的資產,30兆壽險資金如果撥出10%,或1%,都是很多錢,如果金融市場有獎勵的政策,讓這些資金願意進入國內的P.E. fund,利用P.E. fund的操作來協助企業,不管是併購、轉型、創新,其實是導引豐沛資金是有一個正面的出路。

如果個人手邊有資金,面對資金浮濫、通膨壓力也在,利率又這麼低,所以個人資金最直接的去路就是到房地產。所以最近不管台北、或全國各地平均的房價都有上漲的趨勢,所以引導並善用這些資金非常重要。

新加坡淡馬錫做法值借鏡

新加坡其實也是用國內的資金在全球運作,它的淡馬錫(編按:Temasek;簡稱淡馬錫控股或淡馬錫,是一家新加坡的投資公司,新加坡政府財政部對其擁有100%的股權),做為全球運作的創投基金或私募基金,利用這個去參與世界各地產業的發展,可以取得最前瞻發展的訊息,跟做未來發展的投資,其實對資金的運用是有很大的幫助。

台灣目前在創投這領域,其實國際眼光都還不夠,因為過去都是靠內部成長、沒有靠併購,現在你要做這種發展策略的話,併購不會只是國內,應該運用資金走入國際,因為你有股權,才能影響你投資的對象,所以我覺得如果能夠善用市場資金,不管政府是用財稅政策、或是獎勵手段,對資金有效的運用是更有幫助,所以這應該是政府須更積極來推動的部分。

台資企業其實當前面臨時傳承跟轉型的問題,當初的創業者現在可能都6、70歲了,所以他一定要傳承,傳承不只是舊有的東西繼續做,很多企業第二代的培訓都有國外的經驗,他在世界上遊走的那種閱歷跟第一代會不太一樣,因為教育的關係。此時,更是台灣企業在國際市場積極發展的時候。

以色列、丹麥國土小 市場都著眼全球

像以色列、丹麥都是很小的國家,當他們規畫市場的時候,是不會只想國內市場的,而是放眼國際市場,我們台灣人口2300萬,好像有一定規模的國內市場,可是這樣的國內市場,坦白說是不足以容納我們那麼多資金,所以怎麼樣讓企業有更宏觀國際的視野跟做法,那政府協助他的效益會更大。

像之前政府有提南進政策,這個非常有必要,其實不只是一個政治的議題,而是台灣產業的問題。台灣這次防疫做的好,很多人都發現台灣醫療、健康還有科技方面是不錯的,台灣這陣子國際名聲跟信任度提高很多。我跟日本的朋友有時候有視訊的對話,他們都很羨慕,台灣到目前疫情的死亡人數還沒超過10個,他們覺得難以置信,因為不管在美國在日本,其實都是非常緊張的狀態。所以這一陣子,台灣這個品牌是有亮點的,要怎麼善用這個契機推動台灣產業在國際上的發展規模,這應是政府當務之急。如果沒有善加導引資金流向產業發展,資金一定找最簡單也最習慣的去向,就是房地產跟股市,長期來講其實對台灣不見得有利,希望政府與產業的合作下,讓台灣運用充沛的資金轉型往前邁進。

(攝影.整理/記者 胡志愷 策畫訪談/記者歐祥義)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