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為了掌握台積電而侵略台灣 專家:可能性很低

2020/12/16 20:35

先前有分析質疑,中國可能會為了掌握台積電而以武力侵略台灣。對此,專家在美國《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官網撰文分析指出,無論基於政治考量或世界趨勢,武力犯台可能都是中國的最下策。(彭博)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美國對中國實施科技制裁後,中國驚覺自己在尖端晶片生產上受制於人,而被台灣人譽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占據重要地位。先前有分析質疑,中國可能會為了掌握台積電而以武力侵略台灣。對此,專家在美國《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官網撰文分析指出,無論基於政治考量或世界趨勢,武力犯台可能都是中國的最下策。

柏林智庫「新責任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克萊恩漢斯(Jan-Peter Kleinhans) 和墨卡託中國研究所高級分析師李伊(John Lee)在《外交家》雜誌官網撰文分析指出,中國政府不會輕易訴諸武力侵略台灣,除了考量到其中存在的高風險和將為中國帶來負面的影響外,北京當局所採取的政治策略更是一場「長期戰」,以海峽兩岸和平作為基礎,借助包括台積電等台灣企業來穩固自己國內經濟並取得技術後,再進一步尋求和平統一的最好條件。

文章說,雖然這個策略可能因為台灣年輕一代對中國越來越敵對的態度而有所調整,但北京當局還是認為,自己對台灣社會有足夠的影響力;中國一直以來依賴台灣的技術人才,尤其是半導體人才,如果跟台灣直接衝突,將會對經濟造成嚴重的影響,並且讓美國與中國脫鉤的效應擴大。

有些專家認為,中國已經有軍事能力迅速征服台灣,即便如此,但侵略台灣還是一種高風險的行為,就算成功了,會引來對中國衍生的負面效應,只有當中國領導人看到在政治上的獲益會遠超過軍事風險時才會發生,因此可能性相當小。

就算北京成功入侵台灣,也無法保證能取得台積電的先進技術。台積電裡的國際人才日益增加,他們不會待在中國占領的台灣,而且在戰爭之中,台積電的生產線勢必遭到毀損。
即便台積電的大部分人力和設施完好無損,戰後這家公司很可能無法繼續維持尖端研發能力。

台積電不斷升級的製程及設備,造就了如今在市場的領導地位。由於晶圓生產幾乎全部依賴美國及盟國公司的智財權、機器設備、以及化學製劑,如果中國占領台灣,這些合作一定會急遽消減。對於那些現在在中國急於提升晶圓生產能力的半導體廠如中芯國際,也是一樣。

因此,台積電不大可能是北京當局在盤算是否攻台時的重要考量。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已經表明,達成如半導體產業的關鍵科技自主,對中國的戰略未來至關緊要。這代表要避免依賴由美國及盟國多國組成的跨國供應鏈,而控制台積電並不符合這個目標。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